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术要闻】绷紧从严管理干部这根弦

2015年01月17日 07:28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管理干部,总的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养成,规范权力行使,培育优良作风,使各级干部自觉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规矩办事。这就要求我们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加大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力度,推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常态化,让党员干部真正成为“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从严管理干部,基础是加强教育。人们常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对于党员干部来说,面对“四大风险”和“四大考验”,防止“三观”松动、思想滑坡尤为重要。要拧紧“总开关”,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一方面要靠个人不断改造思想和提升能力,以“三严三实”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好内因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党组织的不断教育引导、警示,强化干部的问题意识、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发挥好外因的“防火墙”、“预防针”作用。加强教育,就要经常性、系统化地采取政治理论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庭审现场教育、互动交流、家属廉政教育以及到艰苦环境下锻炼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对干部进行内容丰富、环环相扣、入心入脑的洗礼,来提升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宗旨意识和廉政意识,筑牢干部的思想防线,培育干部的优良作风,提升干部的境界。

从严管理干部,根本是健全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充分体现了制度对权力的约束作用,对干部管理监督的重要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加强干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让权力在制度的框架下运行,是最稳定、最有效和最根本的干部管理手段。健全完善从严管理干部的制度,既要适应“新常态”的需求,以《党内监督条例》、《干部任用条例》等党内法规为依据,结合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依法治国需要,建立起完备的制度规范体系、高效的制度实施体系、严密的制度监督体系和有力的制度保障体系,避免制度形如“稻草人”,没有实用性,或者“牛栏关猫”,没有约束性。又要让制度对干部具有激励干事创业的效果,避免把约束权力滥用变成束缚权力运行,成为制约干部正常行使权力、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无形枷锁,以真正达到制度治党、制度管权出效的目的。

从严管理干部,关键是加强监督。要强化党委“一把手”监督干部的责任,把制度的执行、权力的监督落实情况纳入党委目标考核,作为党委负责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政绩评价内容,以激励其抓好党建、管好队伍。要围绕干部日常管理抓监督,组织开展对干部的经常性跟踪考察,特别是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要加大监督力度,切实对风险岗位的同志做到“常提领子、常拽袖子”,把温情提醒、约谈警醒、惩处反省有机结合,让监督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要突出对干部的关键节点的监督,把握各年龄段干部心态、“进退留转”后的状态,让干部在每个时段都有纪律约束,心存敬畏。要充分整合部门、媒体、群众监督力量,形成高压监督合力,构建对干部全方位、全天候的监督大网,让干部逾矩和违法乱纪的行为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