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术讲堂】担当起构建新型智库的时代责任

2015年01月17日 07:25  点击:[]

记者:在前一段时间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深刻阐明了智库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根本方向。我们知道,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智库建设,他在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就强调党校要突出思想库特色。请您阐述一下,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应如何看待党校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舒仁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新的政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包括公共政策制定在内的一系列规范行政行为的制度和程序。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期,对政府各方面的决策带来空前的挑战,政府仅靠以往习惯的决策设计已无法应付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要求越来越高。习近平强调:“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智库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一般是由多学科的专家组成、为决策者在处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出谋划策,提供可资政府和公众合理化选择的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它一方面可以超越部门和地区利益,进行全局性的统筹规划;一方面也可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草率从事的弊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党校在发挥着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主渠道的同时,还承担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咨询思想库的重任。这就决定了党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改革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素质,提高学员科学民主决策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研人员要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扎实,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探索、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本领。惟有此,才能对学员遇到的难点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才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才能坚定领导干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习近平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五年间,对党校工作特别是决策咨询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他在2012年7月全国党校校长会议讲话中强调党校要发挥好自身优势,努力突出三个特色。第一是突出服务大局特色,第二是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特色,第三就是突出思想库特色。江西省委党校近年来非常重视决策咨询工作,出台了《关于深化教学科研资政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深化资政改革意见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并先后成立了校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决策资政中心和省情舆情研究中心等专门指导和协调全校资政工作的机构。同时,为建立与实际工作部门和政策研究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作,聘请了6位在全省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相关实践经验的校外领导和专家为特约研究员。一个具有江西省委党校特色的新型智库平台正在形成。

记者: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我国已经涌现出了大量的智库,这些智库的影响力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

舒仁庆:我国涌现出的这些智库,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随着形势发展,智库建设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智库不少,思想不多”,有的智库体会“上意”,成为文件起草班子,在部门利益主导决策意志的体制环境下,其研究成果基本上束之高阁。要改变“有量无质”的局面,就要培育和形成具有特色的智库思想市场。

记者:确实,特色对于提升智库的质量而言非常重要。请您谈一谈,党校在智库建设上有哪些特点,如何体现党校的特色?

舒仁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指出:“要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党校在智库建设上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是:第一,她是一所学校,研究总体上比较超脱、比较客观;第二,学员大都兼有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他们的思考比较接近实际,支出的招管用,针对性、操作性强;第三,教研人员平时经常接触来自基层一线的学员,也经常到地方讲学调研,还是接地气的。习近平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时强调:“党校有教师资源和学员资源优势,有理论研究优势。要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发挥好这些优势,努力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党委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

记者:在您看来,党校应该如何运用好教师和学员的资源优势,从而打造具有“党校特色”的智库建设?

舒仁庆:遵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党校在体现优势特色学科的同时,要努力打造“党校特色”的智库建设,处理好四种关系。

一是“党”与“校”的关系。姓“党”名“校”是党校的突出特点。党校智库的研究成果必须把握正确导向,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同时,又要探索一般性的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充分体现科学精神,鼓励大胆探索,保持相对独立。二是“学”与“教”的关系。党校学员都是领导干部,实践经验丰富,对不少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积淀,肚子里干货多。他们来到党校“加油”和“充电”,从“热运行”转入“冷思考”,对实际工作有了好好“反刍”的时间和条件。而党校的老师天天与学员打交道,与学员聊天,听学员研讨,彼此交流互动,因而对决策需求有着进一步了解。三是“教”与“研”的关系。党校教育围绕党委、政府工作的需要设置培训内容,以“教”为导向推动理论创新,以“需”为主体加强调研,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咨询进课堂,实现教学科研资政一体化。四是“内”与“外”的关系。充分发挥党校系统的整体优势和与实际工作部门的沟通方便优势,更具备“内外联动”的开放咨询机制。我们要做的,就是怎样具体地把这四种关系处理好,把这个优势利用好。

记者:我们了解到,江西省委党校一直都非常重视智库建设,您前边也谈到,江西省委党校在思想库建设中注重江西特色。请您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你们是如何围绕江西实践,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新型智库建设的?

舒仁庆: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江西新型智库建设工作,省委书记强卫指出,全省智库机构要始终坚持“论真理、出良策、建真言”。省长鹿心社强调,要加强我省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研究。江西省委党校智库要担当起构建江西新型智库的时代责任,必须着力在“培育”与“机制”上下功夫。

“培育”,即培育资政人才。江西新型智库建设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更具独创性和重要性的、更高质量的知识贡献、思想贡献。江西省委党校作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服务的智库机构,要为领导层“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关键要有感知问题的敏锐性。因此,党校教研人员要树立问题意识,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真实情况,广泛调研,潜心研究,坚持教学科研咨询三位一体互动,坚持学术研究、理论宣传和决策咨询“三支笔”并重,不断拿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成果。

“机制”,即创新智库运行与管理机制。一是建立智库需求机制。拓宽与政府决策部门的沟通管道,充分把握各种行政主体的意图和要求,以催生公共政策对智库研究产品的需求。二是建立智库供给机制。积极探索党校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挖掘教师学员资源,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直面我省“五位一体”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重点、焦点问题,拓宽选题思路,不仅关注当前紧迫的问题,也关注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但提出新的政策,也对已有的政策提出批评和改进方案。三是建立成果报送机制。按照精准快速的要求,开辟资政研究成果送达直通车,第一时间使研究成果在党政决策层面能够送得进、看得见、用得上。四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把资政研究成果纳入绩效考评、职称评聘、岗位聘任、评先表彰等考核内容。五是建立基础研究平台机制。提高信息分析和整合能力是智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要通过图书馆和专门的情报信息网络为智库的研究提供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