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贯彻十八大精神,努力实现以生态文明为依托的美丽中国

2013年09月09日 14:47 审核发布:宣传部 点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深刻认识,也表明了全体中国人对美丽中国的共同追求。当前,实现美丽中国的任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走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道路。胡锦涛指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现在就近几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等方面取得斐然的成效,以及就如何贯彻十八大精神,努力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谈谈我的些许看法。

 

一、近年来美丽中国之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21世纪,人类发生新的第三次文化革命,就是生态文明将代替工业文明。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国执政党引领人们实现美丽中国,在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

 

1、生态经济逐见端倪

 

生态经济是以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核心,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在一定区域内把保护环境、生态建设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结合起来发展高效、低耗的生态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和高度统一。“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级经济形态,是生态文明的基石”。[2]生态文明主张采取“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用最小的环境成本和资源换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生态经济逐见端倪,具体表现在:首先,我国建立了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这些年,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现了核电、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居全球前列。其次,我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了“三废”和资源循环利用率,逐步降低重点行业部门的产值能耗物耗、控制一定程度的污染物排放。再次,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经过l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试点已有了2000多个,各地生态农业粮食总产量增幅1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增长21.4%。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快速发展的成效,必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转变

 

生态文化是指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特色文化,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下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现在,大家确立自然界和生命有价值的思想观点,根据“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丢弃了人类统治自然的思想,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产生了生态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转变。具体表现在:一是不断扩展生态文化的内涵,大力发展各民族地方的生态文化节日;二是树立和形成具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爱惜生命的良好生态道德风气;三是开展一系列绿色活动,营造和谐的生态文化氛围。

 

3、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

 

生态旅游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大部分城市和乡村蓬勃兴起,生态旅游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我国主要发展了自然风景资源旅游、少数民族风俗资源旅游和红色资源旅游,还有各地的森林公园旅游,到2008年底,建立森林公园2277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09处,面积973.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01%;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7处, 面积841.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0.88%。这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还探索出一条特色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在新世纪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建设美丽中国探索过程中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党领导全国人们进行改革开放的新开拓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贯彻好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好生态文明,从而努力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

 

1、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们改善美丽中国的生态环境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如果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那就要自觉地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和改善自然。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逐渐从“求温饱”转向“盼环保”、从“谋生计”变为“要生态”。 近几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土壤沙化面积减少28% ,水土流失比2000年减少36%,森林覆盖率增加3.5%。

 

2、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在报告中提出的富有诗意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如果要建设美丽中国,那必须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用生态文明铸就美丽中国的健康体魄。实现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保护环境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协调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这样美丽中国才既拥有山清水秀的良好生态环境,又拥有繁荣富强经济的GDP增长指标。其次,以生态文明塑造美丽中国的秀丽形象。即使人们拥有豪华的别墅,坐着奔驰的宝马,但吸收污染的空气、喝着浑浊的污水,也不能说我们实现了美丽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人们过上环境优雅,小康幸福的生活。再次,加强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就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制度维护环境公平。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加强生态道德培养,以道德规范环境秩序。最后,规范美丽中国公民的文明行为。实现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环境文化,开展生态道德意识和良好的行为教育,让每个公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3、把美丽中国之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四位一体”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党的十八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四位一体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追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不要超过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能力,而要使经济与生态得到协调发展。因而,我们应按照党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生态农业方面,推广种植大棚蔬菜,发展无公害的绿色产品;其次,在生态工业方面,按可持续发展要求,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新能源电动车、汽车,生态化工厂,深入推进工厂规划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再次,在生态服务业方面,发展生态风景旅游、生态红色旅游。

 

(2)生态文明建设应参与文化建设各方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容写入党代会报告,强调“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应参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在此过程中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因此,落实十八大精神,政府应加强宣传部门对环保的教育工作,不断强化公众环境保护观念和参与意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倡导文明生活与绿色消费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态行为。

 

(3)用生态文明建设来衡量政府干部政绩

 

过去,政府过重关注GDP指标的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更无生态政治观念。现在,为了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好生态文明,在政治领域里深化改革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生态;因而要加强政府的生态责任机制:一是政府应创建绿色政绩考核制度,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注重从经济指标、人文指标、环境指标等多方面评价干部的生态政绩。二是确立生态法律法规,“以破坏环境的事实为依据,以生态法律法规为准绳”,明确环境责任的主体,加强对政府生态责任强制约束,规范政府的生态行政行为。

 

(4)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提倡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中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友好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如果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疯狂掠夺,破坏了生态环境,那么和谐社会建设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因此,我们对生态社会建设要做到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首先,我们要尊重和保护自然,促进人类自身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搞好生态社会建设,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而且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正如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所说的那样,“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3]最后,做好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中去,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三、实现美丽中国的三大基本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1、绿色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首要任务

 

中国在取得辉煌经济成就的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公众逐渐意识到,美丽的山水、清新的空气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的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它更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首要任务。“绿色发展”的内容包括绿色能源、绿色工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都属绿色发展的范畴。实现美丽中国的绿色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绿色发展需要测量水耗、能耗和节能减排,以及污水、生活垃圾的污染物治理等;第二,通过环境评估的标准来降低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耗率,减少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后,绿色经济发展要通过强制性的和市场化的措施进行可持续地管理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让山更青、水更绿。

 

2、循环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道路

 

循环发展是将过去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化为现在的再生资源和再生产品的“资源——生产——消费——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美丽中国,循环发展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二是组织开发有毒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造等技术;三是积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发布循环经济相关的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四是加强各地区、各部门对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合作,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3、低碳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

 

低碳发展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它的提出是为了控制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2008年6月27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大力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坚持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美丽中国必须承担国际责任,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因而低碳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

 

低碳发展对于解决和摆脱工业文明日益凸显的生态和能源危机,推动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现美丽中国,必须实行有效的低碳发展方式:其一,加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强化对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其二,大力发展绿色农、林、牧、副、渔业,提高农村循环资源的利用率;其三,关停那些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产业部门,提高对能源、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水平。其四,行政执法机关要加大对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部门和个人的查处力度和惩罚力度。

 

总之,建设好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实现好“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但实现美丽中国的任务艰巨,它需要一个攻坚克难的长期过程。如果我们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付出艰辛的汗水,那一定会建成“美丽中国”。(图书馆 袁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