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善贷且成 大爱无疆——我的中国梦

2016年09月18日 10:55 审核发布:宣传部 点击:[]

“善贷且成”,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文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译之即曰:“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夫唯道,善贷且成。”道,对于世间万物,不仅具有无私滋养、精心培育的义务和职责,而且重点在“善”贷,关键是要使之‘成’才。 教育涉及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也直接影响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还关系着千家万户和每个学生的“中国梦”。如何让千千万万的学子,既能接受良好教育,又能发展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合格劳动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是教育“‘善’贷且‘成’”的精髓,也是我们的各级领导特别是高校教职工应该思考和遵循的“大道”,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职责。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讲话时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校工作,就宏观而言,无非是三个阶段:即招生、学生培养和毕业就业。就三者而言,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发展,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反馈,是办学的终极关怀、是学校能否发展壮大的基础和根本。特别作为地方院校,更应该考虑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地方全面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为此,从学校师资人才的引进、专业的设置、教辅设施的配置、教学发放的改进、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都应该提前谋划、超前思考。学校领导应该积极主动将自己的思考、学校的规划向省市领导汇报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职工也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结合国家改革发展的形势、地方综合发展的状况以及学校的发展,积极献言献策,提供“正能量”的建议和意见。为此,有些虽然传统但社会需求已趋饱和的专业,该砍掉的应毫不犹豫砍去;对于社会急需的紧缺专业,应该加强市场调查,及时形成报告,报批设置,增加投入。这,既有利于地方综合实力的发展提高,又能适应国家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控,也有效规避了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滋蔓。一个家庭,十多年省吃俭用,培养一个孩子,确实不容易;更主要的是学生从小读书,好不容易经过是多年勤奋努力、几次超越蜕变,终于大学毕业,但已经是打工不如哥子、理财不如嫂子、干活不如妹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了。如果毕业后再因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找不到一份工作的话,弄不好这个家庭、这个学生就毁了。至于其所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更是难以估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开篇就对教育作了这样一段阐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们的同学,远离父母,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来,是为了什么?从大的方面说,是怀着学习知识,报效祖国和民族,为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小的方面讲,则是为了掌握一技或多技之长,将来谋一个可心顺意的职业,立业扬名,孝敬父母,供养家人,回馈乡梓。所以,政府行政部门应将教育纳入每年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投入,尽最大量地提供各种方便,行善积德,造福一方;高校则应主动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恰当配置教辅及其它方面的设施,使之更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便是“循道而为”、“道法自然”,也就是“善贷且成”,准确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构想,突显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其利国利民,惠及千家万户,泽被子孙后代,是实实在在真真正正的“大爱无疆”。

 

高校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具体负责学校学生的“奖助贷减免补”等各项工作的执行和落实。这是一项体现党的扶贫政策的阳光工程,关系重大、责任重大,涉及政治性和政策性,寄托着很多想读和已经进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家长的梦想和希望。这几年,虽然国家逐年加大资助力度,尽最大量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但由于我校生源的原因,贫困学生面积大,普遍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每次资助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僧多粥少”的状况。大多数学生都办理了《家庭困难情况调查表》,贫困生等级鉴定难度极大,贫困生数据库建立难以把握,学生意见分歧严重。贫困学生由于长期积累的多种原因,学习成绩好的不多;性格内向,因“底气不足”,参加系、班集体活动不够积极;更不愿担任学生干部、不愿参加过多社会实践活动。更有甚者,贫困学生因怕被人瞧不起,穿着打扮和很多方面都强撑门面、不愿低人一头。还有些经济状况勉强可以维持的学生,却因各种复杂心态,“唯利是图”、毫不退让,甚至哭闹撒泼,与贫困生争资助。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少,缺乏专项贫困生资助经费;涉外勤工助学,为了学生安全起见,不敢组织规模性活动,学生只能零散地参与一些家教、散发传单、商场临时服务等。安顺由于经济发展、投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大企业和大企业家不多,愿意出资资助家庭贫困学生的老板更是少之又少,等等。

 

实际上,不仅安顺,就目前而言,全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约占在校大学生比例的25%左右,西部高校由于生源等原因,这个比例还要高些,基本情况可以概括为“基数大,数量多”。 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介绍,从2007年5月,国务院下发文件,出台一系列资助举措,开始实施国家新资助政策后的五年来,我国已建立起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基本实现了应助尽助。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实行了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助学贷款、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校内奖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减免学费以及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的“绿色通道”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资助政策。 每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的资助经费达上百亿元,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资助标准大幅提高,资助范围明显扩大,这在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历史上前所未有。每年有数百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惠。截至2011年,全国累计资助总金额近900亿元,比新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前的2006年增长4.5倍,受助学生达7900万人次。2012年,更是将国家助学金延伸到高中生和研究生,并在中小学生中实行中午“营养餐”。足见国家资助力度之大,党中央对“民生”(特别是孩子)问题的关注,对目下和未来发展关系之洞悉。

 

鉴此,作为工作在资助第一线的我们,更应该拓展思路,积极建议,构建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为主导、社会援助为支撑的“经济支持”模式。积极围绕“服务人才培养,促进教育公平”的工作目标,丰富和完善多元并进的“经济支持”模式,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

 

(一)按“统一规划,个性资助,确保三公”原则,确定资助项目类别及结构。“统一规划”,即把各项补助与贷款相结合,实施一揽子资助计划,合理规划全年资助额度。学年伊始便与各系沟通,一次性总体安排,以便学生及时知情、学校合理统筹。“个性资助”,即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经济情况、个人能力、日常表现等因素,为其量身设计资助项目。既重点关注四类学生:新生、毕业生、复困生、优困生;又增设个性化资助项目,如学校临时补助、营养支持、实物补助等。“确保三公”,即公开、公平、公正,就是切实做好宣传、公示,确保公开;认真履行评审程序,严格执行评审条件,确保公平;不徇私情,确保公正。

 

(二)以“确保底线、鼓励自强”为原则,确定资助项目的实施次序。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测算学生最基本的学习、生活需求标准,确保每一个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所得”不低于这个底线。学年伊始,学校和院系根据生源地贷款情况,来评定助学金,然后受理学生的勤工助学。在审核助学申请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经济所得及个人能力、学习生活表现。学校要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得资助款实行“额度封顶、不重复资助”原则,以避免资助款集中向少数人。

 

(三)大力突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体地位。“经济支持”包括“奖、助、贷、减、免、补”等。国家助学贷款是主体资助形式。但一些学生认为,只有无偿的补助才是资助,而贷款将由其本人(或共同借款人)偿还,不是一种资助。学校若不将贷款作为一种主体资助形式与其他资助项目相结合,就降低了贷款的效用。因此,学校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及学校向学生提供贷款所付出的成本与利息,引导学生看到贷款中的“隐形补助”。在设计贷款制度时,要确保“贷补一体化”,将贷款与学生困难程度、困难补助制度等结合起来。实行“先贷款、再作其它资助”,促使学生首先通过贷款解决经济困难。学校要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有关贷还款方面的金融知识教育进课本、进课堂、进学生大脑,积极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系统,对学生的诚信进行日常考查,提高学生诚信度,降低贷款违约风险。

 

(四)加大助奖学金和勤工助学的力度。奖学金和助学金在一些西方国家已取消,因为困难学生由于前面所述原因,获得奖学金的几率很低;助学金容易使学生把资助当作是他们理应享受的权利,从而缺乏责任感和引发惰性。以奖代赈是当前通行且应当提倡的有效资助方法。通过开拓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提高勤工助学工资标准,加大勤工助学力度;通过增设以困难学生为唯一对象,以学习成绩、学习进步程度、综合素质等为重要评定条件的奖助学金,逐步减少无偿资助类别及额度,适当增设诸如学院临时困难补助、爱心基金暂借款等机动、灵活的小额补助,以弥补系统资助后出现的遗漏和不足。

 

(五)大力引入社会援助。社会援助的主体包括社会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等。这些社会援助的提供者分散于社会各界,援助行为也完全出于自发,没有统一的组织者。因此,若想获得有效的社会援助,就应当主动搭建起学校社会援助的平台,既为学校的困难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捐助,同时也为社会捐资者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捐赠途径。

 

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其物质、资金的困难,也要解决精神、心理上的困难,更要着力于其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真正为他们输入了“正能量”,才是将扶贫、扶志与辅才有机结合。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励志教育。“解困的重点在于解心,扶助的目的在于成才、成功”。励志是学校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关心隐于行动中,把教育寓于活动中,从物质上、思想上和心理上全方位帮助困难学生,引导他们正视“物质困难”,认识到暂时的物质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有自卑、畏难、消极心态。克服一味“等、靠、要”的错误想法,增进自强、自立意识,增强直面人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坚持对所有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调查,对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在校园网、论坛、报刊、广播等媒体上建立“与困难学子面对面”栏目,了解其心理变化,主动倾听其心声;定期召开困难学生座谈会,交流大家在学习生活上取得的成绩和心得;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校园自强之星”评选、“感动校园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对困难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责任意识、自强意识、爱心意识、感恩意识,把对家庭和亲人的小爱转化为对国家社会、学校他人的大爱,让贫困学生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

 

(二)强化素质教育。强化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周末文化、节假日文化、寝室文化、班级文化等,建立一种民主、文明、平等、相互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困难学生在宽松的人际环境中学习、生活,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主动和自觉把自己融入到系和班级的大集体之中去。同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困难学生特有的文化反过来影响其他同学乃至校园文化。如通过鼓励困难学生刻苦学习,带动整个校园的学风建设;通过困难学生勤俭节约,端正学生的消费观;通过困难学生勤工助学的成功范例,激励学生自信自强。也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困难学生利用寒暑假从事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走出封闭的校园,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学会与他人交往,增强认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进心理承受力,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塑造他们健康和健全的人格。

 

(三)强化能力提升。“自助”,就是自力更生,解决生计问题;自我调整,健全心理人格;自强奋进,成就优秀人才之梦。要大力突出困难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实现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点帮助困难学生提升整体能力。从机会、空间和资源等方面,有意识地向困难学生倾斜。坚持实事求是、可持续、易推广、多参与的原则和“制度创新、资源整合及能力提高”的目标,积极开展参与式培训和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困难学生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积极组织和引导困难学生参加各种特色活动,让困难学生在活动中逐步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在活动和工作中学会知恩、感恩和报恩,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提高。要积极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取得联系,发掘潜在的勤工助学岗位,让困难学生不仅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回报,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处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困难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扎实基础。

 

“中国梦”,是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愿景;也是几代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奋斗不止的理想;还是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段的谋略和规划;更是每个家庭和个人针对具体环境状况生发的追求和抱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高校的领导和教师,调动一切资源和因素,帮助学生们实现他们的“梦”,让千万学子色彩斑斓的梦想变成现实,进而汇聚成我们民族明天璀璨绚丽“中国梦”,这就是我们的现实、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理想。“善贷切成”,培养更多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学校的升格进步、安顺的跨越发展、兴黔富民的贵州腾飞、党的“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聊尽绵薄之力,就是我们无疆“大爱’的具体体现,就是“我的中国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潘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