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人风采】追寻孙叔平先生的足迹

2014年03月25日 08:43  点击:[]

孙叔平(1905—1983)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安徽萧县人,武汉大学外文系肄业。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叔平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政治经济学和中国哲学史等方面。曾出版个人专著《历史唯物主义纲要》(1958、1959、1961、1980)、《辩证唯物主义纲要》(1960)、《资本主义经济规律》(1962)、《中国哲学史稿》上下册(1980—1981),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61、1980)。其中,《中国哲学史稿》获第一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荣誉奖。

孙叔平先生离开我们已30余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时在我脑海中浮现,他的谆谆教导,仍不断指引我前进。他的哲学贡献和学术思想,值得我们缅怀和纪念。

推动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

先生既是一名学者,也是一名有着丰富经历的革命家,谋国家之繁荣昌盛、人民之幸福安康,求科学之进步发展是他一生努力奋斗的目标。他20多岁时就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历任中共萧县第一届委员会书记、中共睢宁县县委书记、中共徐(州)海(州)蚌(埠)特委书记、中共徐州特委书记、中共铜山中心县委书记等职。1939年冬,他参加了彭雪枫领导的活动于豫皖苏边区的新四军六支队。1940年3月,他又到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任教,主讲“中国革命运动史”,并广泛阅读马列原著,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1944年,他先后担任抗大四分校训练部长和校务部长,1945年任教育长。1946年,调任华中建设大学任教务处主任,并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发展史”等课程,为新中国的成立培养了一批建设人才。1947年,他又调任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特科学校副校长,主持日常行政工作。1949年,他调至南京市军管会高教处,以军代表身份参与接管南京高校工作,并来到南京大学工作,从此走上高等教育战线和理论战线的新征途。1951年,南京大学改成校长制,先生担任副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南京大学成为一所文理综合性大学。1953年,先生担任南京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兼副校长。行政工作之余,他还向全校师生讲授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发展史等课程。

先生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在工作实践中更具有前瞻性。1956年,先生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点”的高等教育的办学思路。1958年,先生调离南大,创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及《江海学刊》杂志。1978年,受匡亚明校长之邀先生再回南大工作,任哲学系主任。先后被聘为哲学教授和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并担任首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在南京大学创建了全国第一批中国哲学博士点,招收并培养博士生。如今南京大学中国哲学学科不断发展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已建立了三个学科博士点,在全国高校中树立起自己的特色地位,这与先生的开创之功和前瞻之思是分不开的。

教我科学的研究方法

先生对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977年恢复高考,我有幸到南京大学哲学系上学。大学毕业时,我报考了中国哲学专业的研究生,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在大学期间对中国哲学产生了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孙叔平先生的崇拜。当时他刚出版了近百万字的《中国哲学史稿》(上下册),并且正式招收研究生。《中国哲学史稿》是先生在广泛阅读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原著、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来总结中国丰富的哲学遗产而写成的一部系统地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个人学术专著。这部以时代为篇章、以哲学家为线索的中国哲学史,通过对中国历史上55位有代表性的哲学家的系统研究,探讨并揭示了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与规律,展现出他对中国哲学的一种独到的理解,形成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一家之言。著作出版后,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好评,并由教育部审定为“大学文科教材”。

在我考上研究生时,先生已年近80高龄,虽然身体不太好,但他仍坚持亲自给我们上课。当时,伦理道德的重建是较为迫切的任务,先生便给我们开设了“伦理学概论”的课程。每次讲课,先生都以理论联系实际,历史结合现代,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他还特别注意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教会我们正确的研究方法。他强调资料和观点相结合的重要性,研究中国哲学史,既要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要很好地掌握第一手的古代哲学家的资料。

为我确立研究方向

受先生的影响,我从1982年读研究生开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以中国佛学为主攻的研究方向。在先生担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时,就主张佛教哲学是中国哲学不可分割的部分。20世纪60年代初,他曾专门邀请佛学研究专家吕澂先生指导张春波、高振农、杜继文三位年轻人学习和研究佛学。孙叔平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稿》的《序言》中特别强调:“中国佛学是中国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哲学家大都‘出入佛老’。”他希望年轻的同志能好好下功夫研究一下佛教哲学。

为了使我掌握一手的原始资料,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先生为我提供了佛学原著的阅读书目。正是在阅读原著、系统掌握佛学发展源流的基础上,我的硕士和博士论文,乃至这些年开展的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承担的“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攻关项目等,都围绕中国佛学而展开。

先生晚年身体不好,常住在医院,我有空就到病房去陪他。即使在医院里,先生仍然坚持读书、思考或写作。有时身体状况实在不允许他工作时,他就会和我讨论一些问题,内容基本上都与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相关,又常常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得自先生的指导与帮助,我的学术研究主张全面把握中国哲学的发展及其特点,从外来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总结出对现代新文化建设有益的启示。(洪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