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就是每周挨顿打。”“家风,就是老公挣钱给我花!”近日,央视节目“什么是家风”走红,“家风”再次成为热点。“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风是悠远绵长的文化传承,而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传统家风日渐式微。重塑家风,需要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也要融合现代文明营养。
家风传承,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
面对央视“什么是家风”的采访,小学生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台湾小店老板娘是“女生要自爱”;山西村民是“不打架不斗殴,老老实实”;宁夏商贩是“诚实守信”;作家莫言是“从家风看人品”……
家风,在人们印象中就是家庭的规矩和习惯。记者随机采访三江学院2011级财务管理班的学生,各种回答五花八门:袁莉莉同学说,我爸的口头禅是,“不打不成才”;濮薇莺同学说,我家一条规矩是,吃饭挑食就要干家务;闫晴同学说,我家有一条“铁杠子”,绝不允许夜不归宿;刘旭阳同学说,父母从小教育我,用别人的东西就会欠人情,所以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东西。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唐诗,成为很多家庭的“家风第一课”。衣食住行、行为举止,这些常常成为家规最起码的内容。苏州从事艺术品投资工作的朱觉说,自己自小在常熟长大,作为普通百姓,她家关于吃饭有三条“铁规矩”:筷子不能放在饭碗左边,筷子不能插在饭碗里,夹菜不能乱翻。另外,如果吃饭吧唧嘴也会被父母狠狠批评。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在规矩和习惯的基础上,还要蕴育友善的情感、良好的人格情操。南京70后收藏家万俊说,自己家风里最重要的一条是“嘴要甜”,见到亲戚、邻居乃至陌生人,都要跟人家打招呼。奶奶从小就给他讲过一个“硬嘴弯”的故事:从前一个人嘴很“硬”,到哪里都不问路,最后为了到达目的地,绕了很大弯路。万俊说,自己平时经常出去搜集民间老物件,如果很“夹生”,人家根本不理你,“用现代人的说法,就是沟通能力。不过,沟通从心开始,这份‘甜’不是嘴上抹蜜,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
家风的核心是价值观。记者近日在南京、扬州等地街头随机采访,面对记者“家风核心是什么”的提问,90后大学生孔庆文的家风是“吃亏是福”,80后白领李翼的家风是“感恩助人”,70后生意人李捷的家风是“礼貌,诚实”,60后高校教师颜丽的家风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中国教育学会家教委常务理事、中国特教博物馆馆长马建强教授强调,家风不外乎家庭内部个体与群体之间、家庭内部与外部社会之间,“要建立诚信、友善、勤劳、节俭、谦让等价值观,这些不但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实践性。”
家风式微,功利化倾向难辞其咎
传统中国式大家庭中,对家族观念的营造、对祖先的追缅是维系家庭伦常的重要手段,也是家风的重要载体。现代社会,随着传统大家族的解体,家庭成员的流动日趋普遍,尤其是社会价值观的流变,家风传承逐渐式微。不久前,学者钱文忠在一场讲座中问观众,“在座有谁知道自己曾祖的名字?高祖的呢?”对这个问题,现场观众大多答不出来。钱文忠说,在以前的老传统中,“过年要挂祖辈的画像,儿孙磕头上供。家中长辈给孩子介绍这是几世祖,有哪些功德,有哪些美名,留下哪些教训,过完年再把这个画像好好地收藏起来。”当然,传统仪式我们没有必要完全复制,但如何传承家风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随着社会变迁,一些家训、家规早已丢失,甚至连形式也没有了。在丹阳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刘民华今年43岁,他告诉记者,祖上是100多年前从安徽迁徙到江苏落地生根的,经过几代人打拼,刘氏到爷爷的时候已成为当地望族。虽然成为大户,但家风依然是生活节俭、乐善好施,家里的房子是前后好几进的宅院,爷爷还特地在家里开设了义学,除了刘姓子弟,穷苦人家无力读书的,也可以来这里免费学习。“现在我也是管理企业,但是和爷爷那一辈人相比,我们现在追求的更多是商业利益,没有什么文化上、精神上的追求,相比之下实在汗颜!”
俗话说,“家风败,儿女坏”,不可否认的是,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现在很多家庭的家风出现狭隘、庸俗、功利化倾向。一些家长从小教育孩子“不能吃亏”、“锱铢必较”,在教育孩子“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背后,其实是时时处处“为自己着想”。不少家长甚至用一套庸俗成功学来教育孩子,成功仅仅是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有的家庭甚至鼓励孩子走上社会后逞凶斗狠,善于钻营,唯利是图。家风式微,整个社会的功利化思想难辞其咎,难怪北大教授钱理群感慨,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家风,很多时候与家学紧密相联。著名学者吴奔星之子吴心海回忆自己的父亲时说,父亲并不会特地嘱托子女们一些教诲,但是家庭里的书香气息,通过父亲的言传身教,也深深影响了子女,那就是爱惜书籍、珍惜字纸。最让吴心海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是,1974年,有人拿了金条过来要跟父亲换购一批外国文学书籍,“当时正值‘文革’期间,很多外国文学的书都毁掉了。黄澄澄的金条就放在面前,父亲却一口回绝。他把自己的这些书都当宝贝似的仔细珍藏,坚决没有答应卖。”父亲去世后,吴心海仔细保存了父亲的手稿、书信、书籍,“连一张纸头也没有卖掉过。”让吴心海喟叹的是,在他整理、出版父亲遗留的一些文史资料的时候,他发现,一些文人的后代,往往会选择在长辈去世后将其手稿、收藏书籍等出售,家学上所承载的家风,自然也就断裂了!
重塑家风,亟需传统与现代融合
在扬州文昌西路上开了一家餐馆的80后小伙高远,最近正在积极相亲,他找对象的必须条件是,“人品好”。“网上曾有一句话,说一个人的性格命运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人决定,也就是说在你还没出生的时候,六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就已经在塑造你。”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家风,需要一代代人的文化传承,而其核心,则必须挖掘传统,融合现代,这样才能重塑健康向上的家风。
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中国传统家风的主要内容包括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由于近代以来的多次文化断裂,这些内容有的被抛弃,甚至于被“扫荡一空”,而现在看起来,虽然有些具体内容有时代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也有合理的成分,承载着永恒的文化价值观。《朱子家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诸葛亮《诫子书》强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清代政治家林则徐家教联写道:“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如今,这些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家风,依然有强大的文化穿透力。
家风,当然还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风貌,现代文明所强调的自由、平等、个性等都应该有所体现。家住南京奥体的林维先生给记者出示了一张“家庭文明公约”,这张表格针对家里的儿子、爸爸和妈妈,每个人都有一张计分表格。比如对儿子的问题是:起床时衣服是否是自己穿的?今天有没有挑食?今天写字、上课时坐姿标准不标准?林先生说,把家风定得这么细致入微,也是想通过这项“创新之举”来培养儿子点滴的好习惯。“培养好习惯比会做作业更重要。”比如表里特别设计了一条题目,“今天有没有咬手指甲”,是因为儿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养成了爱咬手指甲的坏习惯,通过持续矫正,这个习惯已经完全消失。
“健康的身体,完善的人格”是林先生的育儿理念,为显示“公平”,在林家的家庭考核表中,对父母同时也有“考核”选项:“今天上网时间有没有超过2小时?有没有在晚上9点给小昕读故事?今天有没有锻炼身体?……”在林先生看来,新时代的家风,应该通过父母的榜样与表率来激励孩子,不再是用生硬的教诲,而是通过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既能营造平等、自由的家庭风气,也能最大程度尊重孩子的性格。
形象地说,家风是传家宝,也是新风尚。在中国社科院读博的俞安琴今年30岁,丈夫也是博士,有一个几岁的女儿。俞安琴对家风深有感触,“我父母经商,克勤克俭。另外,特别重视教育,强调做人美德。”新的时代,黄安琴除了要孩子传承这些优良家风,还要注入新的内涵。比如说,“不强化各种‘标准答案’,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孩子‘解读’各种社会热点,然后自己明辨是非;让孩子给父母提意见,双向营造优良家风;鼓励孩子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然后自己去解决问题;要求孩子尽义务,同时追求自己的权利。”既有传统文化魅力,又有现代文明光芒,只有在“不变”与“求变”中互动融合、相辅相成,才能重塑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