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 吴根友
【核心提示】就13亿中国人口的基数而言,大陆教育界开设哲学专业的有70多个学校,并不算多。而70多个学校培养出的哲学专业人才从原则上说应该是供不应求。如果所有正规的高中学校都能配备一到两位哲学老师,中国的哲学硕士将严重供不应求。而如果每一所正规的全日制大学本科院校都有一个15人左右规模的哲学系,我们的哲学博士也应该是供不应求。
在中国,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至今,自身的问题依然很多。其中有两个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甚至关系着中国哲学学科发展的走向。其一是学科内部的划分太细,通常意义上的八个二级学科之间的界限太分明,局部的问题意识掩盖了哲学学科对重大社会问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的生存提出的根本挑战等综合性问题的思考,进而影响了哲学学科对于重大社会问题、人的生存问题的发言权;其二是对哲学思想史与思想家的研究比重过大,对于真实的自然、社会、人生问题和一些最基本的哲学思维问题进行仔细研究、讨论得太少。这两个方面问题的综合表现就是: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作用也越来越小。
众所周知,传统中国社会没有哲学学科,但经学与诸子学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今日哲学学科所起的社会作用。虽说隋唐以后的科举取士制度,越到后来越显示了其负面作用,影响了传统士人的思想活力,但却没有现代高等教育制度下对哲学专业的那种细致学科划分,大批士人基本上是在经、史、子、集四部学问里从事自己的学术研究与思考,因而学术与思想的视野相较于今天专门从事哲学研究的学人要广阔得多。从自然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中国科举制度下培养的士人,不利用自然科学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现实社会对他们的知识需求不包含这些内容,而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对哲学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对自然科学的基本了解。但现状是中国哲学界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员,知识面普遍偏窄,而哲学院系里能懂得、了解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最新知识的教员少之又少;学生在中学开始文理分科,大学哲学专业招收的绝大多数是文科生,于是造成我们培养出来的哲学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先天失衡。
哲学二级学科过度划分的弊端表现在哲学教育与研究方面,其主要特征是:只按照各二级学科的划分来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而所谓的硕士、博士生导师们也被局限于这些二级学科之中,从事越来越狭窄的学术问题或哲学人物的研究。仅据这些年来博士论文的选题来看,一是重复研究某一个人物的现象越来越多,二是研究一些不甚重要的思想人物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这些研究从好的方面说,是深化、细化了某些学术问题的研究;从不好的方面说,是浪费人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使我们的很多硕士、博士生变成了现代的冬烘先生。
就13亿中国人口的基数而言,大陆教育界开设哲学专业的有70多个学校,并不算多。而70多个学校培养出的哲学专业人才从原则上说应该是供不应求。如果所有正规的高中学校都能配备一到两位哲学老师,中国的哲学硕士将严重供不应求。而如果每一所正规的全日制大学本科院校都有一个15人左右规模的哲学系,我们的哲学博士也应该是供不应求。
相对于20世纪初中国社会而言,今天从事哲学专业的人数在全部人口中的比例远远大于当初,但今日哲学在社会中的声誉则似乎远远低于当时社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就学科内部的问题来说,大学的哲学教育、哲学研究与社会脱节,没有对时代问题提出哲学智慧性的回答密切相关。大学里从事哲学教学、研究的教师们,在自己的哲学专业里耕耘着自己的学术问题,发表学术论文与学术专著,申请各式各样的课题与基金,忙于培养硕士、博士生,同时还在谋求自己个人的专业利益,比如职称、各种荣誉以及与各种荣誉相关的利益等。思想淡出了哲学教育与哲学研究,哲学从业队伍只关心属于自己专业的细节知识问题,而无暇去关心自然、社会、人生,以及人类思维的根本问题。由此,哲学研究变成了一种与时代、人生不甚相关的学术性的知识研究。哲学自己选择了远离社会与人生的归隐方式,社会与现实的人们轻视或忘记哲学,似乎也就理所当然了。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学科发展何处可去,也就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当然,上述哲学学科的问题也不只是学科内部的问题。教育部门、科研部门,以及社会制定的各种评价体系对于哲学学科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不过,仅就哲学学科自身的问题来说,更重要的是打破八个二级学科之间森严的壁垒,让哲学面对真实的自然、社会、人生问题和一些最基本的哲学思维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当代中国哲学学科就有可能迸发出思想的活力,对现实的各种问题提供哲学智慧性的回答。
为什么与哲学学科相邻近的社会学、心理学如此受到社会的青睐?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两个学科比哲学更加直面社会现实问题与人心的当下问题,并能提供一些比较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的时代不是不需要哲学,而是需要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现实问题的哲学。哲学不直接提供面包、房子、就业机会,但要为提供面包、房子、就业机会的现实问题提供更加合理的思想方案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