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教授 姚树洁
习近平的治国精神
今年11月9-1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是中国经济、社会与政治全面发展的新的里程碑。从中透露出的习近平的经济思想,是规范中国未来10年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
三中全会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名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用邓小平的思想来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它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里程碑,更是其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
然而,过去35年的快速发展,也诱发了各种新矛盾的出现,包括两极分化,环境破坏和腐败。2009年以后的世界经济危机,使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内外两组不利因素的严重阻击。
如何摆脱目前的困境,不仅要从经济上作一些重要的战略调整,还要在外交、政治与社会等层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如果说邓小平35年前的改革阻力主要是来自意识形态和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足的话,那么,今天改革阻力却主要来自在改革过程中获取最大利益的人们,包括政府官员、国企官员和工人、企业老板以及与金融和房地产有关的企业和个人。
要面对既得利益人群,习近平必须摆脱传统的治国路径,找到化解各种矛盾的对策,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找到弱化各种社会矛盾的治理机制。而不管用什么样的战略和方法来治理国家,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习近平的办事风格至关重要。从他上任以来,我认为他已经展现了一种“三不”精神,那就是,不回避、不啰嗦、不畏难的精神。
经济增长阻力与对策
在经济方面,经过35年的发展,中国正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GDP年均增长速度连续两年回归到8%和8%以下,告别了昔日两位数增长的快速阶段。
降低增长速度,许多人开始怀疑中国经济繁荣不能持久。这是习近平必须直面的第一难题。可是,习近平也好,李克强也好,新的领导班子,根本没有回避困难,而是坦诚地直面困难。
经济减速,是内外两组不利因素所致。外部环境的复杂化,导致中国依靠外国投资和出口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内部收入分配不均,导致社会的各种矛盾不断升级。人民币外升内贬,资产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泡沫化,使国内生产要素价格呈不断飙升态势,从而导致传统的制造业失去了昔日的国际竞争优势。无数中小企业在利润狭小的空间里,艰难挣扎。高能耗产业,尤其是钢铁、煤炭、电力、化工等的大规模发展,引起空前严重的环境危机。
不解决上面的危机,改革开放的成果将大打折扣,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空话。因此,今年的三中全会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并不亚于35年前。
习近平必须面对各种矛盾和挑战,而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过去一年里,习近平的外交功略不仅清晰,而且成绩斐然,为中国赢得了一个比较平和的外部环境。不过,外部的经济环境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却是不容乐观的。过去靠外国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已经走不通了,只有通过修炼内功,才可以把中国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化解危机,寻求稳健的增长模式
那么,习近平对中国经济是如何把脉的呢?
首先,他公开地反对GDP主义。他认为,高的GDP增长,不是衡量成绩的唯一标准。他更加强调GDP的增长质量,在考察干部的业绩时,GDP不应该是唯一的重要指标。
其次,习近平着力寻找新的GDP增长点。在讲到适当放慢经济增长的同时,他特别强调挖掘农村的发展潜力,走科学的城镇化道路,改变经济结构,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严格控制与治理污染。
那么,农村为什么重要?
我认为,除了他的博士论文是做农村问题以外,更重要的是他的下乡经验。任何搞农业经济的学者,都知道农村和农民的重要性。
党中央历来非常注意“三农”问题,否则,不可能废除农业税,不可能推广农村的社保和养老保险,不会普及农村的免费中小学教育。
但是,为什么这一系列亲农政策无法削弱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这主要是在投入农村的同时,城市的发展更快,而城乡的户籍隔离,使农村的发展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这就给农村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空间。另外,农村的市场化、现代化、信息化和城市化,将为改善全国近50%的人口,提供“修炼内功”的发展机会。所以,在继续走出去遇到困难时,还不如杀个“回马枪”,重新走发展农村的道路。
发展农村,不仅空间巨大,而且也会为减轻城市的发展压力走出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
降低出口速度,减少外资流入规模,为的是提高国内增长的质量。许多评论家认为,中国减缓经济增长速度,就是一种失败。其实不然,适当降低增长速度,不等于不发展,而是为了更好、更可持续地发展。
习近平特别强调不要以GDP论英雄,不等于GDP不重要,而是GDP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被分配的更加重要。如果GDP还是靠廉价劳动力,靠无止境的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话,那么,高速度发展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不回避,不畏难,寻找发展瓶颈与出路
习近平认为当前中国的主要发展瓶颈有二。首先是经济结构扭曲,无法维持可持续的发展。其次是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必须把低效率、高污染的过剩产能减下来。
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再不下决心改变过去的发展路径,寻找新的发展增长点,所谓的“中国梦”就可能落空。
作为不断来往于中国大陆与英国的我来说,所看到的、听到的,就是国内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生活的环境却是每况愈下。许多朋友刚从国内回到英国的第一句话就是,“国内的污染太严重了,交通状况太恶劣了”。有的朋友说,“全世界最大的距离,莫过于你和我同住北京的五环路。因为从五环的一边,走到五环的另一边,就可能花上半天的时间”。
为了改变这种高增长带来的拥堵与污染,就必须扭转经济结构,实现高质量的GDP增长。发展农业,深化农村建设,发展服务行业,改善制造业的生产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些都是“修炼内功”的举措。结构转型,就是修炼内功,用最低的环境污染为代价,换取最大的GDP产出。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制造业的劳动与材料的生产率,从而把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服务行业中去,才能大幅度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
习近平的不啰嗦,就是干实事,不把没有干好的事情先说出来。他的特点,就是先做了再说。例如,调整结构,就必须加强货币与财政的管理。不是企业和地方政府想要干什么、需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这一点,李克强和他的思路是一致的。
不过,习近平还有另一特色,那就是务实。在基本上同意收紧银根的同时,他也不愿意GDP的增长速度大幅滑落。他提出“保住底线”,就是一种务实的思路。如果经济增长减速没有底线,经济结构调整的好处,就可能被低速带来的经济萧条所抵消。
保底线,可以说是保守疗法
如何理解习近平的增长底线,对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非常重要。
我对经济增长底线是这样理解的。首先,速度低不可怕,可怕的是速度低到了一定程度,就业就成为了全国范围内的头等大事了。假如中国每年可以吸收1千万以上的就业,GDP的增长速度掉了一半也不可怕。如果新的就业量小于1千万,那么,增长的速度就必须提上去,哪怕对短期的经济结构调整不利也必须做。其次,经济增长的降低,必须与GDP增长质量的提高相对应。如果速度低了,增长质量无法提高,那就没有必要通过牺牲速度来换取所谓的质量了。
那么,什么是GDP的增长质量?
GDP增长质量可以从下面的角度来考虑。一是每单位GDP的污染和能耗量,越低越好。二是新增GDP的技术含量,越高越好。三是新增GDP是否对收入分配的平等化有利,也就是说,收入分配越得到改善,GDP的增长质量就越高。
降低污染,提高技术的GDP增长质量的概念比较容易理解,而降低收入差距的GDP增长质量的概念则不是很直观。
为了帮助理解GDP增长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在此不得不给出一些比较容易看得懂的统计数据。最近有人对113家央企以及其属下的287家上市公司员工的工资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结果发现,所有央企的全员年均工资为11.3万元,其中,金融行业的平均工资为33万元,最高的央企金融公司的平均工资为43万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央企平均工资是城镇其他国有经济单位平均工资的2.5倍,是城市非国有制企业平均工资的3.8倍。
金融业的央企平均工资是城镇非国有经济单位平均工资的12倍。
如果拿央企的平均工资与农民的工资收入来比,那就更是让人震惊了。农民的年均收入是1万元,只是金融业央企平均工资的1/33。
要知道,央企所有的工人占全国劳动力的比例还不到5%,而他们所占的GDP是20%以上,投资的60%以上。如此国企的绝对优势是市场发育不健全的极端表现,也是中国投资结构极端畸形的表现。拿60%的投资,产生出20%的GDP,养肥了5%的劳动力,这也是收入分配高度不均的突出表现。
如果把更多的投资和银行贷款分流到私营中小企业,分流到广大的农村,GDP还是增长那么多的情况下,单位投资所产生的GDP与工资收入一定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就业机会和收入一定提高,社会的公平与和谐也会提高。
所以,提高GDP的增长质量,不仅牵涉到资本的行业流向问题,更是牵涉到所有制的流向问题,也牵涉到城乡的流向问题。换句话说,新的增长路径,就是如何更加均衡地发展,只有城乡、行业和所有制的均衡发展,才有可能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同时弱化当前相当严重的社会矛盾。
未来的不确定性,拭目以待
作为领袖,能够不回避,不啰嗦,不畏难,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尽管我对习近平的“三不”精神充满信心,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比人的精神复杂得多。35年积累下来的问题,想在10年内予以纠正,还要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深层次的改革,必将触及既得利益。例如,降低央企和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必然遭到强烈的抵触。降低房价,提高全民的购买水平,必然导致现有既得利益者的公开反对。
提高执政能力,提高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除了“打老虎,抓苍蝇”以外,还要建立一整套的用人和廉政机制。那么,从何着手?如何削减政府开支与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如何实现民主和走群众路线?这些都是非常困难的挑战。
深度改革的成果如何,现在很难预测。不过,三中全会召开,在习近平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可以清晰读出狠抓大头、解决主要矛盾和改革难点的信心,充分体现一位最高领袖的敢作敢为,能做能为,相信习近平的“不回避,不啰嗦,不畏难”的精神,是取得改革成功的先决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