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术打假】以科学选拔狠刹学历造假之风

2015年10月16日 08:57  点击:[]

近日,美媒曝光位于巴基斯坦一家名为Axact的软件公司实为全球最大的文凭造假工厂,向世界各地的买家兜售虚假学历文凭证书。此消息一出,立即吸引世人眼球。

文凭造假、野鸡大学……这些对大众来说并不陌生,其运作成熟,利润丰厚,有的甚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此类现象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环境,破坏了教育机构的可信度、社会的公正性,蔓延开去还会威胁到社会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等。

事件曝光后,有关Axact公司更为具体的造假细节被各路媒体不断挖掘,据巴基斯坦媒体《今日巴基斯坦》报道,Axact公司不仅兜售虚假文凭,还为来自全球的学生客户提供专门的学业代理业务,包括代写论文、完成学分等,这其中不乏来自世界知名大学的学生。如同该公司广告语:“如果你想拥有文凭,只需在网上的在线学院登记,其他所有事情,全都由我们搞定。”

对此,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育学院学者梅根·皮切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凭造假的危害非常大,一些人为了升职和丰富履历内容,不惜花大价钱购买假文凭。这样就容易搞乱人才管理标准,造成人才队伍鱼龙混杂,让一些不学无术者占用了真文凭持有者的社会资源,长此以往,将导致社会风气扭曲。“以美国为例,教育部对大学并无管辖权,但教育部每年会公布名单,列出一些获得其认可的资质审核机构,只有审核通过的学校才会被认定为正规院校。虽然这种方式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也造成学校质量良莠不齐、缺乏监管等状况。”

近年来,文凭造假事件已经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它已蔓延至全世界。据南非新闻网5月25日报道,南非在过去一周内关闭了42家野鸡大学和提供假冒或非授权文凭的院校,其中有三所大学甚至声称在交过费用之后,15天内就能取得文凭。而在俄罗斯,互联网成为假文凭出售的主要途径,有消息称每年假文凭买卖数量至少约50万份。

从假文凭屡禁不止的现状来看,其正是巨大市场需求所致,进而让一些人铤而走险。从另一角度也反映出,当前一纸文凭就是评判一个人能力的“最佳工具”,文凭决定了个人在社会中的资源及地位。皮切特认为,正是用人单位把学历当做入职初次审核的唯一标准,并作为升职、晋升的必要条件,使得文凭造假等投机行为泛滥。因此,只有制定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扼住这股不良之风,给社会发展带来正能量。

围绕狠刹这类不良风气,被访学者表示,首先要积极探索人才选拔机制,建立与用人目标相适应、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的科学、公正的体系,进一步加强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其次,有关部门应严格把关,对于人事录用、职称评定等必须做到细致审核。再次,要多单位共建诚信公约,在更大范围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自觉坚守学术诚信、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让涉及者深知一旦违反会带来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