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术文摘】意识和注意并非同一过程

2015年03月17日 07:47  点击:[]

作者: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王冰 梁崇理

核心提示】意识和注意究竟是同一过程还是两个独立过程,引起了学者的浓厚兴趣,而且争论不休。很多人认为意识和注意是亲密的一对,注意集中到某个客体时意识就产生了,当注意从客体转移走时,意识也随之消失。

意识和注意究竟是同一过程还是两个独立过程,引起了学者的浓厚兴趣,而且争论不休。很多人认为意识和注意是亲密的一对,注意集中到某个客体时意识就产生了,当注意从客体转移走时,意识也随之消失。但Koch和Tsuchiya总结了意识和注意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发现意识和注意并不是同一过程,出现了有意识无注意和无意识有注意的情况。二者的关系到底如何?是同一过程还是两个独立过程,在对比双方观点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注意产生意识。

意识和注意是两个独立过程

Koch和Tsuchiya讨论了意识和注意的关系,通过比较二者的功能差异和四种加工方式,认为意识和注意是两个独立的过程而不是同一个过程。这四种加工方式:一是产生意识的注意(attention with consciousness),当我们注意场景中的一个客体时,通常会对它的属性产生意识,这种案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二是没有注意、没有意识(no attention,no consciousness),它主要是无注意加工和无意识加工。在这种情况下,活动激发的波动从视网膜转移到初级视皮层,即使没被注意到或是意识到,加工依然存在,且可以使用敏锐的行为技术检测到,如被运动图像压制的不能被知觉的刺激依然能产生负后像。三是无意识的注意(attention without consciousness),即个体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某个客体的关注,但这种关注或注意依然发生了。这方面的证据来自启动和视觉搜索。将目标词低于注意阈限时间呈现,也就是目标词呈现得足够短以至于无法被注意到,如呈现50ms,呈现之后用其他刺激对目标词进行隐蔽,理论上来讲,人们是注意不到低于注意阈限的词对的,然后让被试完成补笔词,如完成spr____,结果发现被试通常使用目标词补充。视觉搜索的证据,如男性和女性裸体图片在不被知觉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吸引注意。再如,从一个凌乱的场景中搜索一个物体的时候,注意分配给了看不见的客体及其特征。四是无注意的意识或中心注意缺失下的意识(consciousness in the absence of central attention),如当一张图片短暂(30ms)、随机地闪现在屏幕上时,被试能够准确地报告出这张图片的大意。这说明在中心注意缺失的情况下,被试依然对客体产生了意识。

不存在没有意识的注意和没有注意的意识

上述四种观点中,无意识注意和中心注意缺失下的意识,表明注意和意识是独立的过程,但是通过分析Koch和Tsuchiya列举的证据,笔者发现了如下问题。

无意识注意,即在没有意识情况下产生的注意,其实并不是知觉到的注意,而是注意的朝向或是注意阈限下的加工。如词干补笔测验中,被试对呈现50ms的刺激可能无法达到注意,进而进行的加工只能看作是注意阈限下加工。又如,男女被试对异性裸体图片的注意是注意的朝向,在实验中,男女被试只有极少一部分报告看到了裸体图片,且这部分被试的数据从研究中被删除,大部分被试都没有报告其看到了裸体图片,这说明被试对裸体图片并没有达到阈限上的注意。

在中心注意缺失下的意识中,意识也不是觉知的状态而是无意识加工。在给被试呈现30ms的图片时,30ms的刺激时间并没有达到被试的注意阈限,被试对图片是否出现处于未察觉状态,因此被试对图片的加工可以看作是无意识加工。

无注意加工和无意识加工指的是刺激没有达到注意和意识觉知状态时的加工,与注意和意识并不一致,因此第三种类型无意识的注意和第四种类型无注意的意识的证据是不充分的,即不存在没有意识的注意和没有注意的意识。

阈限下注意产生了无意识加工

无意识注意中的词干补笔和视觉搜索两种实验涉及共同要素:被试必须注意启动目标词对和被压制的裸体图片。如果被试完全闭上眼睛或将注意力转向与任务毫不相干的事物上,启动效应和注意朝向的现象就不会发生。

中心注意缺失下的意识,包含同样的注意要素。图片在呈现时间很短的情况下,即使没有达到注意阈限,个体也还能对它进行归类,这意味着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同样出现了。Peelen,Fei-Fei和Kastmer使用fMRI和目标分类任务发现了对快速呈现的自然场景进行分类的视皮层神经基础,对类别信息的快速侦察受到客体选择皮层中的“类别确定”偏向机制的影响,而这个机制对视野中的物体进行平行加工。这表明,个体对边缘视野依然给予了注意,而且进行了加工。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Koch和Tsuchiya用于证明意识和注意是两个独立过程的类型三和类型四却都包括了注意,虽然呈现的刺激没有达到注意的阈限水平,但都引发了相应的加工:无注意加工或无意识加工。对这种现象的一种可能解释是呈现的刺激产生了注意效果(尽管没有达到注意阈限水平),但出现了对刺激的无意识加工或注意阈限下加工,这可能意味着阈限水平下的注意引发了无意识加工或者是潜意识加工,即阈限下水平可能存在的注意和意识的对应关系。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注意产生意识

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就认可了注意和意识的亲密关系。注意和意识分享了许多特征,最显著的共性便是:在任何时刻,一个客体或想法占据了注意的中心,然后就会被我们的意识觉知。在日常生活的很多情境中,我们持续不断地被来自各个感觉器官的繁多的外在刺激所包围,也受到我们内在想法和记忆的轰炸。如果环境中的所有刺激都被加工或不分主次地逐一反应,有机体则很难实现由其内在目标指导的行为。个体可以把注意集中于这些客体中的任何一个,突然,这个刺激就成了意识觉知中的首要属性。当然,可以在不同想法和不同客体进行快速转换,然而客体的经验只是注意或意识中心的那个客体。对环境中其他的客体的知觉依然存在,如果不是被你关注,这个不被注意的客体会很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