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科建设】城市公共空间人群涌现预警机制待细化

2015年03月06日 08:37  点击:[]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陆邵明

城市公共空间人群涌现预警机制待细化

监测预警系统

须覆盖整个城市公共空间

目前,我国现有的游客容量控制与预警机制主要针对有物理边界、设置“票闸”的旅游景区、大型主题公园、世博园区等,这些地方相对较容易监测与管理。但是,对处于城市开放性公共空间中的游客容量如何设定、分区与分类,如何鉴定公共空间的人群饱和状态,尚缺乏相关细化与量化的评价标准与分级预警机制。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实时监控也存在一些疏漏或盲点,如有的设施不到位,有的管理不到位,有的数据没有共享等。同时,现有监测手段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摄像技术,只能获得有限视野内的现场局部信息,缺少宏观区域内整体行人流量的数据,无法对公共开放空间系统中人流演变趋势进行预测与分析,更缺乏对潜在风险及其特殊情景进行常态化、全方位监测与精细化评估。

因此,尽快建立一个精细化、常态化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人群流量监测与预警机制势在必行。该监测预警系统须覆盖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系统,可分区、分节点、分级设计,不仅要将现有的城市摄像系统整合起来,还要充分利用智慧城市的信息技术,对处于城市点、线、面上的公共开放空间建立人群涌现流量数据库平台,为上下级政府间、不同部门以及服务商之间共享使用,进行常态化的监测与预警。在这一数据库平台中,根据空间数据、人流数据以及综合评估,可设定绿色、黄色及红色等不同级别的预警信号,然后设定相应的对策机制,包括指标控制、区位控制、节点控制等。

除了上述科学的预警机制之外,针对重点区域、人流集聚的节点空间还需采取有效的常态化的理性预防措施:一是要把活动集聚区域、重要节点空间分隔为若干个不同层次的小区域(核心区、协调区、外围区等),每一个小区域之间设置互通互联的紧急疏散通道(即生命通道),使用警示符号、临时性可调控的栅栏,安排协管员(甚至警力)守卫;二是在易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件的高危地点、交通节点(最佳观赏点、祭祀活动平台、上下楼梯、桥、坡道、分叉点等),都应当设立警示牌、语音导向系统,并在特殊时间段设专人值守;三是建立一个常态化的公共开放空间管理的PPP协作机制与志愿者服务机制,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政府的运行成本,同时可对自组织人群涌现现象采取上下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安全性设计待审查与评估

对人群监控的同时,对物质空间质量的监管也必不可少。踩踏事件相当一部分发生在室外的公共开放空间,这也暴露了该领域的相关问题。目前,我国对于建筑设计中安全疏散等均有详细的量化规范(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且有具体的审核部门与严格的审核机制,而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容量控制、安全疏散规范及相关设计规范却趋于概念化。

尽管有《城乡规划法》、《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条例》及场地设计相关的国家安全标准、消防规范与规定等,但是对公共开放空间中的安全疏散,国家、地方与各相关部门尚没有明确的细化与量化标准。设计单位往往对公共开放空间安全疏散等技术问题缺乏深入量化研究与人性化设计,因而需要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标准与审核制度。

公共开放空间设计要将公共安全性摆在首位,要将其支撑的节庆活动、人流组织及其管理可控性结合起来考虑,将公共开放空间与城市周边环境统筹布局,体现人性化、安全性与系统性。特别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安全性设计与其评估亟待全国性的专项审查。

笔者认为,首先,要摸排城市中各类人群聚集的场所及人流涌现的公共开放空间,并立档建库;其次,通过事实分析、长期监测、模拟实验等手段,科学合理确定公共空间的交通、管理、游客等容量,对重点地段、节点空间进行特殊情景拥挤度与疏散模拟分析等,为城市公共安全与风险管理、节庆活动预警机制提供可靠依据;再次,完善现有公共开放空间中交通节点的科学选址、分布及其疏散设计,对人流涌现密集的场所,要适当设立安全疏导缓冲区,提升其人流集散的安全性;最后,增补或者完善安全出入口和安全通道及其标志标识系统,增配应急广播、照明设施、监控设施以及安全技术防范设备设施等。

构建多中心、多样化的

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当前,我国公共空间建设比较重视标志性、区域级的形象工程,一些公共空间呈现变相的“私有化、商业化、贵族化”,导致传统仪式和文化活动需求与有限的开放空间资源之间存在冲突;同时,在一些重大、重要公共开放空间的工程建设中又偏重于单中心、大轴线的传统结构模式,未形成一个多维、开放、连续的步行空间网络体系,因而,疏散方向有限,不利于分流疏散;从人群自组织涌现的规律看,客流组织与疏散相对难以控制,人流容易发生对冲。因此,笔者建议着力构建多中心、多样化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尤其是在各大城市的中心区域。

一是对于城市现状中公共开放空间的存量进行梳理与科学评估,结合具体的地理位置、历史状况、现状条件,补充必要的增量,完善公共开放空间指标体系及其合理布局,进一步提升开放空间布局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在中心区域可建成环形的系统,以便于引导单向游行以及快速分流。

二是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历史记忆、民族传统、城市风貌、自然风景等城市资源,与现有的各级公共设施、文化设施等有机结合,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社区化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让每一个市民在自己社区附近就能找到一个充满活力与文化魅力的公共开放空间。

三是在此基础上,需要将这些公共开放空间导引指示系统融入现有各类地图之中,如交通指示地图、旅游地图、文化设施地图等,进行线上、线下大力宣传,让老百姓知道、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