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国学论坛】文学与艺术都应满载正能量

2014年12月23日 08:06  点击:[]

作者:孙雨果

“文学、艺术不分家”,曾是我调侃文学、艺术界朋友的关键词。最近两年来,“满满的正能量”彻底激发了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我的“不分家”使用频次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当被“身边的正能量”感染与触发之时,我的“说出来”之创作欲望也同样强烈。来自著名书法家周义发、书画家王清风、著名散文家何述强之“身边的正能量”,这些耳濡目染总是让人心存感动,并激情满怀,实时诠释着文学与艺术所承载的满满的正能量,是必须要优先记录下来的……

年过六旬,精、气、神十足的周义发老师是书画界公认的“白面诸葛”,更是“正能量书法第一人”,他不但写的一手好字,也写得一手好文章,更因“丰富多彩的人生履历”而被青年学者所敬仰。著名书法家郭玉祥评论道“他的书法展,不管隶书、行书、草书,还是篆书,都训练有素。不管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还是佛教文化,他都广泛涉猎。所以他的作品营养含量高”,著名书法家余润德先生总结道“周义发‘正能量’的范畴,既体现在书法艺术本身的笔法、墨法、章法的关系上,更重要的是能体现在推动中国的文化复兴、文化繁荣发展方面,并以此构建中国新的文化价值理念”。

如今,周义发虽然担负着中国人民艺术家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清美”艺术创作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要职,但仍然以各种形式始终如一地传播正能量。改革开放以来,参与境内外书画联展11次,获各类书法赛事、展出奖项60余次。令人称道的是,自从为邓小平故乡广安市捐建希望学校开始,周义发的公益之心就一发不可收拾,帮助广东、黑龙江、河北10多名几近失学的小学、中学、大学贫困生完成学业,资助善款为安徽、四川两名白血病患儿童在京的救治,鼎力为下岗青年职工兴办职工书屋,为故乡修建公路入村提供资金支持等等不胜枚举。

王清风老师是湖北人,诗、书、画皆能。“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腊雪寒梅与诸葛亮戒子篇的绝配,既是王清风老师的最爱,更是王清风老师书法艺术集之大成的完美体现,既体现了国学之厚重,也成为了海内外华人一根根魂牵梦萦的血脉纽带。让人感怀的是,无论是汶川地震的义卖,还是多年来的捐资助学,王清风老师的公益之心也为圈内称颂,故有长者评:其为人古道热肠、乐于助人,屡行义举见诸于报端网络。

虽然出身于书法世家,王清风似乎与我一样,都有一副“忧国忧民”像(这或许使得我和王老师的交流更多了一些亲切感),其书法艺术传播的正能量更多反映在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上。不管是国庆,还是甲午祭、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纪念日或国家公祭日,他都挥毫泼墨提醒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继“勿忘国耻”、“ 风雨竹”等巨幅佳作被澳洲、北美爱国华商收藏之后,凝聚着老一代文化人富国强军的 “益民安天下”、“铁血军魂”,以及为承继传统文化的“海纳百川”、“厚德载物”,满满的正能量,在缅怀前贤、激励后生中,给予着我们力量。

我的朋友何述强是广西著名散文家、广西作协秘书长,其二十年如一日的创办和支持文学民刊《南楼丹霞》,为广西培养了大批青年人才;帮助家乡建回龙村图书馆,一直努力挽救日益衰微的乡村文化。何述强在文学上最大成就体现于散文之中,“读完何述强的散文集《隔岸灯火》,我一直觉得是2013年的阅读收获之一,他如此豪华、齐整地给了读者一个散文的世界——故乡的世界、心灵的世界、生死的世界、文化的世界、历史的世界,他的世界,也是大家的世界、成熟个性和风格相衬的文学世界” ,青年作家陈纸的慨叹,也道出了很多读者的心声。

“何述强散文中的意象显然带着荒寒的冷色调,但他的散文并没有把读者带入荒寒的绝望,而是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荒寒中升腾起的力量。他甘于寂寞和孤独并不意味着内心冷漠,他选择古旧的意象群并不意味着逃避现实”,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铁群教授对何述强作品读得很透,她的观点有代表性。“在一个个冷色调意象的背后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他炙热、深沉的情感,分明可以感受到一个有人文情怀的知识分子执著的思考与追问。而冷色调的意象和炙热、深沉的情感之间的反差使他的散文增加了审美的张力”,这似乎是何述强与其它散文作者的不同之处。

深厚的散文功底,加之朗朗上口的古韵新风,成为了何述强“散文正能量”的靓丽名片,为何述强“跨界合作”,以优秀词作者的身份与顶级音乐人携手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其与东方歌舞团作曲家、歌唱家肖燕合作,打造了《山水如画》、《情定鸳鸯泉》、《风风火火宜州人》、《细歌绵绵》等多首烩炙人口,又具有浓郁地方与民族风情的歌曲。最近,何述强为河池第十五届铜鼓山歌艺术节创作的新歌《梦回家园》,深深的唤起人了们浓郁的故土情怀,打动着天南地北游子心灵,迅速引起了八桂大地的交口传唱。以歌者的姿态讴歌美丽八桂,何述强开始用新的方式传递着正能量。

最后还是要再说一句,不管是文学还是艺术,都源于生活,必然具有社会性;都影响着公众,必然拥有公共性。与京剧、豫剧、黄梅戏、民歌等的璀璨夺目一样,文学与书画艺术承载的正能量更具深远的社会意义。这是我们之所以重视“身边的正能量”,注重其传递与辐射,而关注周义发、王清风、何述强等老、中两代创作者的本质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