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勇
2014年7月15日,中国石油集团和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中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已完成在西沙群岛中建岛附近海域的钻探作业。这意味着中国已单方面为持续了两个多月的近期“南海维权斗争”暂时画上了一个休止符。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得到美国撑腰和日本右翼政府支持的越南却并不罢休,在已侵占我南沙数十个岛礁,并刚刚煽动过主要针对中企的打砸抢烧的基础上,又再次将贪婪的目光锁定在了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找到有效的制越之策,不妨让我们回溯一下40年前的西沙之战,也许可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经验和灵感。
以小博大,中国海军力克南越入侵者
西沙之战,主要在永乐群岛海域进行。永乐群岛是西沙群岛的一部分,由珊瑚、甘泉、金银、琛航等岛礁组成,乃中国固有领土。自从1974年1月11日起,南越军舰在西沙永乐岛海域的活动加剧,并将“登岛部队”北调岘港,欲侵占整个西沙群岛。15日,南越海军的“李常杰”号和“陈平重”号两艘军舰与中国渔船对峙,并炮击甘泉岛上的中国国旗。17日,南越又增派“陈庆瑜”号驱逐舰抵达西沙海域。同时,又派兵登陆金银岛,并强占甘泉岛。18日上午,“陈庆瑜”号和“李常杰”号再次武力威胁中国渔船。
为应对南越的武装挑衅与入侵,由中国海军魏鸣森和王克强率领的2艘猎潜艇(271号和274号)组成的271编队,克服了诸多困难于18日抵达永乐群岛海域,并与由2艘扫雷舰(389号和396号)组成的396编队相汇合。随后,中国舰艇编队展开了护渔行动,并将海南军区的4个武装民兵排送上晋卿、琛航、广金三岛,与南越军队形成了对峙。
至此,中越双方在西沙海域对峙的舰艇形成了4∶4,但南越海军在装备上占有压倒性优势。有关资料显示,南越军舰的单艘排水量就达2600吨,并配备有127毫米口径以下的各种火炮约50门,还装备了火控系统。其中,“李常杰”号还曾在以前的海战中击沉过北越的14艘军舰,可谓实战经验丰富。相比之下,中国4艘舰艇的总吨位才1600吨,还不及对方1艘舰艇的吨位,加上火炮数量少,口径也小,并主要靠人力操作,双方实力对比的悬殊可见一斑。
然而,并非武器装备占优就一定能够获胜,夺取战场的主动除了武器装备外还需要勇敢精神与灵活的战术运用。中国军队正是基于后者,怀着坚决捍卫海上权益的决心,采取了“海上拼刺刀”的特殊战法,硬是创造了“以小胜大”的奇迹。
由于兵力占据优势,南越海军想采用“速战速决”的策略结束战斗,向中国打响了第一枪。19日5时47分,先是“陈平重”号与“陈庆瑜”号由金银岛、羚羊礁以南的外海向琛航、广金两岛接近;接着“怒涛”号和“李常杰”号也由广金岛西北开始向中国舰艇接近。
时任南海舰队司令的张元培迅即命令:396、389扫雷舰进至广金岛西北海面,拦截敌“李常杰”号和“怒涛”号舰;271、274艇编队进至广金岛东南海面,监视“陈庆瑜”号、“陈平重”号。
至清晨,数十名南越士兵在广金岛抢滩登陆,并向岛上的中国军民开枪射击。守岛中国军民奋起还击,迫使他们撤回舰上。岛上登陆失败后,南越海军转而开始攻击附近的中国舰艇编队。其中,“李常杰”号开足马力,径直冲向396编队。中国扫雷舰虽然吨位不及对方的十分之一,仍按照上级要求,坚持“后发制人”。10时23分,高速冲向中国274号猎潜艇的南越“陈平重”号率先对274号舰艇驾驶台开炮,中国舰艇随即开炮还击,正式打响了西沙反击战。
总体上看,当时的海战是在有限的海域进行,基本上是2对2的决战。中国的271、274猎潜艇分别攻击南越的“陈庆瑜”号和“陈平重”号,396、389扫雷舰则攻击南越的“李常杰”号和“怒涛”号,并发挥了小艇便于机动的特点,与敌舰缠扰在一起作近距离厮杀。面对不利局面,南越军舰试图拉开距离,以发挥其远程火炮的威力。但中国的小舰艇却紧紧咬住敌舰不放,对敌舰“死缠烂打”。据当时参战的274艇装填手李如意事后回忆,战斗中他一口气连续装填了180发炮弹,超过了平时训练的最高纪录,双手磨烂了都不知道,可见当时战斗场面之激烈。战斗中,271艇则利用敌“陈庆瑜”舰的火力死角进行集中攻击,造成了敌舰通讯中断、军旗落入海中,只好拖着浓烟狼狈逃逸;396、389号扫雷舰则贴近“李常杰”号进行集中近射,致“李常杰”号甲板上多处起火。南越“怒涛”号在向389舰进行偷袭时,却遭到271编队两艘猎潜艇对其猛烈攻击,致敌舰右舷中弹起火。至11时49分,曾于前一天抵达西沙永兴岛附近待命的中国海军猎潜艇第74大队(辖281和282号)火速赶来,准备加入作战。被打得晕头转向的南越舰队误以为中国投入了大的后援力量,遂于12时开始仓皇掉头撤离。南越的“怒涛”号由于航速慢,加上受到重创,无法跟上逃离的同伴,隶属于第74大队的281艇追上该舰并于14时52分将其击沉。
经4个多小时激战,南越参与海战的4艘舰艇中,除1艘护航炮舰(“怒涛”号)被击沉外,其余3艘驱逐舰(“李常杰”号、“陈平重”号和“陈庆瑜”号)均被击伤后逃逸。至此,中国海军在首次捍卫海上权益的海战中,创下了“以小博大”并最终获胜的光辉战例。
乘势而为,军民联手收复西沙
1月19日西沙海战之后,中国高层决定乘势一举收复属于祖国领土的西沙被占岛礁。南海舰队遵照上级指示,为输送、掩护陆军分队收复被南越军队侵占的岛屿,并准备打击可能再次入侵的南越舰艇,于是迅速调集了各型舰艇15艘,载运陆军4个步兵连,于20日8时以前,分批抵达永乐群岛海域。
20日9时35分,步兵分队由海军舰艇和渔轮输送并在海军航空兵的掩护和民兵的配合下,向被南越军队侵占的甘泉、珊瑚和金银三岛逐岛发起攻击。岛上的南越守军因失去其海军的支援,基本已成瓮中之鳖。战至13时45分,攻击部队便全歼入侵的南越军队,将五星红旗再次插上了珊瑚、甘泉、金银三岛。
随后,中国派军队和民兵进驻琛航、晋卿等岛礁。至此,西沙两大群岛之一的永乐群岛回归中国控制中。西沙之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南越当局的扩张主义,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战事结束后,南越曾一度摆出报复的姿态,派出6艘军舰从岘港驶向西沙群岛,又派2艘驱逐舰增援岘港,并下令该地区的海、陆、空三军全部参战,同时请求美国第7舰队援助。
对此,中央军委和海军批准了南海舰队司令张元培的请求,“调东海舰队3艘导弹护卫舰紧急南下,支援南海舰队”。以往,由于台海关系紧张,中国海军舰艇从东海到南海,都需绕道入太平洋,过巴士海峡。而这一次因情况紧急,根据中央指示3艘导弹护卫舰“直接通过台湾海峡”。据称,当大陆的舰艇编队穿越台湾海峡时,台湾方面保持了沉默。虽然尚未找到坊间传言的蒋介石曾以“西沙战事紧”,而让国民党军队放行大陆导弹护卫舰的证据,但至少当时没有发生有意阻拦事件。
由于中国方面为应对南海战事升级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南越见局势发展对自己不利,于是做出了“应避免下一步同中国作战”的决定,至此,西沙战事真正结束。
西沙海域不平静,防范意识应加强
如今,西沙之战已经过去了40年,我国也于2012年7月24日正式设立了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三沙市,并将市政府设在了永兴岛。这既表明了中国对待南海问题的态度,也凸显了我维护南海主权的决心。
然而,南海地区却一直不平静。越南自从统一后就一直觊觎我南海岛礁,并在侵占了南海29个岛礁之后,再次打起了西沙的主意,且行动越来越猖獗。
对于南海问题,中国出于和平愿望,曾提出过“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国既没能因此而减少越菲等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纠缠,又没能参与任何南海资源的开发。而在过去30多年间,越菲等国却在西方的公司及其技术支持下,在南海非法开挖油井多达1380口,大量掠夺我南海资源。
2014年5月2日,中国开始在西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资源勘探。本次钻探作业由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承担,至5月27日完成中建南1号井钻探作业;5月28日开始实施中建南2号井钻探作业,并于7月15日完成。我981平台在距离西沙中建岛仅10余海里附近的区域进行勘探期间,遭到了越南方面的百般骚扰。其不仅派遣了大批“渔船”长时间围困、冲撞我钻井平台,而且还派遣武装蛙人进行潜水破坏,设置拦网、拌绳等。中国对越方的明显挑衅行为进行了严正警告,并采取了一些正当的保护举措,但却招致了美日的非议。
面对美国的无理指责与要求,不仅外交部进行了有力驳斥,而且军队也作出了强势回应。其中,总参谋长房峰辉就在访美的新闻发布会上回敬说,其他国家在中国南海打了很多井,而中国只打了一口井。他特别强调,中国是在自己的领土领海上进行勘探。“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这一表态,实际上也表明了中国对待维护西沙及南海主权的坚定决心。
西沙之战表明,主权高于一切,国家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当一个民族维护国家利益时,应“当战即战”。西沙之战告诉我们,越是狭路相逢,越要敢打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