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认识脚下的土地 重寻文化的根脉 | 安顺学院举行《认识脚下的土地》新书分享会

2025年11月12日 16:15  点击:[]

《认识脚下的土地:关于贵州地方文化研究的思考与讨论》新书分享会会场

 

2025年11月12日上午,以“认识脚下的土地,重寻文化的根脉”为主题的《认识脚下的土地:关于贵州地方文化研究的思考与讨论》新书分享会在安顺学院安道楼第一会议室举行。该书作者钱理群先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安顺学院终身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著名学者。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戴明贤,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文库》总纂顾久,贵州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旭,贵州省文史馆特聘研究员、《安顺城记》总纂杜应国,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原副院长、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朱伟华,浙江省作协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一级作家郑翔等文化界、教育界、出版界专家学者;安顺学院党委书记程绪权、校长曾丽、副校长孙向阳,安顺学院师生代表等近100人参加分享会。贵州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波主持分享会。

王旭代表贵州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致辞。他表示,《认识脚下的土地:关于贵州地方文化研究的思考与讨论》是对“认识脚下的土地”这一文化理念的再出发、再深化,是钱理群先生对贵州地方文化的深刻关切,是其20多年以来将个人生命体验与学术思考深深融入贵州山川大地的精神还乡之旅。钱理群先生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学到教育、从乡村到城市,全方位构建起一个立体的、有温度的贵州地方文化知识体系,不仅是对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贡献,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提携,只有扎根脚下土地,才能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归宿。

程绪权代表安顺学院致辞。他表示,安顺学院作为一所扎根黔中大地的地方高校,始终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创新优秀地域文化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认识脚下土地”的理念,早已深深融入我校的办学理念与育人实践之中。学校鼓励师生走出书斋,深入田野,在贵州丰富的民族文化、屯堡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中汲取营养,将论文写在黔中大地上。学校致力于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课程体系与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本次新书分享会的举办,既是对钱理群先生学术思想与人文精神的一次集中学习与致敬,也是对我校相关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次有力推动与提升。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认识脚下的土地:关于贵州地方文化研究的思考与讨论》策划编辑黄冰介绍了该书出版情况。

戴明贤、顾久、杜应国、朱伟华、郑翔等专家学者围绕《认识脚下的土地:关于贵州地方文化研究的思考与讨论》,聚焦地方文化分别作交流发言,展现对贵州文化、地方文化、屯堡文化的深入思考,并对该书给予高度评价。

钱理群先生在分享会上,阐述了贵州文化的特点,指出贵州文化是一种来自四面八方的、以输入为主的、多元的文化结构,并从“理论”“情感”“实践”三个方面来阐释自己与贵州文化的关系,表示要回归家园、回归大地、回归生命的起点,展示了深厚的贵州情怀。他指出“北大”与“贵州”是自己的两个精神基地,以“北京大学”与“贵州”并作“脚下的土地”,充分体现其强烈的使命感与独立知识分子特点。

《认识脚下的土地:关于贵州地方文化研究的思考与讨论》收录了钱理群先生对贵州发展道路、贵州大学教育、乡土人文教育、地方文化研究、屯堡文化研究与乡村文化重建以及贵州乡土作品等的思考、探索与评论,内容丰富而充实,见解独特而新颖,充分体现钱理群先生对贵州这片土地的深刻认识,用真实而真诚的语言“自己描写自己”,并对部分散文、诗歌、戏剧等进行评论,提出“诗意地在大地上栖居”“土地里长出的散文”等真知灼见。

会上,向安顺学院赠书。会后,众多读者纷纷请钱理群先生签名留念,人潮涌动、气氛热烈。(文/图:宣传部      蒋欣原/娄仁彪)

 

《认识脚下的土地:关于贵州地方文化研究的思考与讨论》作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安顺学院终身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分享创作感言

 

贵州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旭致辞

 

安顺学院党委书记程绪权致辞

 

贵州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波主持分享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戴明贤作交流发言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文库》总纂顾久作交流发言

 

贵州省文史馆特聘研究员、《安顺城记》总纂杜应国作交流发言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原副院长、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朱伟华作交流发言

 

浙江省作协文学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一级作家郑翔作交流发言

 

赠书仪式

 

一审:蒋欣原

二审:白   波

三审:伍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