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顺学院人文学院开展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2025年7月7日-13日,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安顺学院人文学院“推普润乡土,青春筑振兴”志愿服务实践队分赴贵州紫云、关岭等地开展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在紫云自治县第六小学,志愿者充分发挥近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经验,通过系列活动为孩子们送上了一堂生动的“普通话课”。活动现场,志愿者向孩子们发放了精心准备的推普宣传册,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了普通话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拼音发音、日常用语等基础内容。志愿者通过趣味语言挑战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拼音接龙”中,孩子们争相抢答声母韵母组合;“绕口令闯关”里,“四是四,十是十”的朗朗童声此起彼伏;“看图说词”环节,志愿者引导孩子们用普通话描述图画内容,纠正常见发音问题。现场笑声与掌声交织。
在关岭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礼堂内座无虚席,志愿者以“提升‘言值’让你‘语众不同’”为主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推广普通话的相关规定,向同学们阐释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价值,强调校园在语言规范推广中的关键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是传承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石。互动环节中,志愿者与学生热烈交流,通过知识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在轻松互动中深化了对普通话规范使用的理解,现场气氛活跃,读书声和欢笑声交织。
推普实践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了语言学习的阶梯,也让大家更深刻理解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架起语言沟通桥梁,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乡土扎根,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也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服务社会、勇担使命的责任担当。
未来,志愿者们将持续拓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内容,让普通话成为乡村发展的“交流纽带”与“文化名片”,努力以青春之笔书写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文/图:人文学院学生 马思帆、时庆迎/邱金洋)

安顺学院人文学院开展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安顺学院人文学院开展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安顺学院人文学院开展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一审:马思帆
二审:杨 明
三审:胡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