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安顺学院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记事

2016年12月06日 00:00  点击:[]

2016年,随着全市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调整,安顺学院驻村工作组一行3人被安排到了新的驻村工作点——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沙营镇路支村进行帮扶。

踏上村土 心已更近

“怎么到了这么一个地方,不行,还是申请回去吧。”这是学院驻村人员踏进路支村时唯一的想法。可当他们回头看到村里干部和村民们期盼的目光时,他们想到了临行前学院领导的叮嘱和家人的支持,突然明白自己到路支村不是游山玩水,更不是来享福的,而是背负着使命和责任,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更是代表组织对贫困地区人民的关怀。驻村干部如果对群众没有感情,会让群众对我们失去信任,对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失去信心。

学院驻村人员每天日出日落忙碌着,时间飞逝而过,不知不觉中,伴随着村务工作的繁忙,3人渐渐融入到了这个集体,从最初的需要村干部带着下组走访,到现在自己随时可以独立走访工作;从最初群众的不支持和不理解,到现在群众有事就上门找;从百姓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现在通组路、串户路的硬化......

从最初的失落到现在的热爱,他们在内心经历过无数的斗争,城市与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变会使人排斥,会使人不适应,但是作为党员干部,他们肩负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几个月的朝夕相处,他们和当地村民早已亲如一家,早已习惯这里的生活。踏上村土,心已不再遥远......

深入田间 了解民情

路支村位于沙营镇东北部,距沙营镇十二公里,驻村人员经过走访、调研、摸底,了解到路支村有人口2055人,由下红岔、上厂、大佃地、中寨、下寨、上寨、弯子、鲁灰等八个自然村组成,总户数476户,总人口2055人,党员51名,耕地面积共1316亩,全村平均海拔1250米,地形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年人均收入3500元。村里的学校鲁灰小学有134名学生,7名教师,学校教学基础设施较差。贫困户139户,552人,占全村人口户数的28%,人口总数的27%,其中特困户21户,五保户5人。留守儿童38人,在校孤儿1人,未在校的孤儿2人,其中适龄儿童11人,易地扶贫搬迁户共45户,211人。

由于土地贫瘠,农户对农作物种植除了玉米外,没有种植其他的新型农作物,主要经济收入为外出务工。当驻村工作组深入田间,了解村里整体情况后,渐渐明白了身上的担子,明白了不仅要热爱这片土地,更要为这里的农民吃饱穿暖,脚踏实地开展驻村工作,要了解群众急切得到改变的事物,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们。

感触颇深 收获颇多

驻村帮扶,让学院驻村工作组明白了年轻人深入到最基层,最重要是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接地气”体民情,提高自身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从市里来、到基层去,不深入基层,就没有和群众接触的机会,不深入基层,就不知道百姓的疾苦,学习村民在恶劣的环境里,艰辛劳作。

一颗颗小小的玉米看似简单,但是却包含了很大的学问。在农家为老百姓掰玉米,让我们的手磨出了水泡,长起了茧子,对于我们这些过习惯了优越生活的人来说;得到了良好的锻炼,也懂得了农民的不易。

在周末的时候,我们也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基层来体验、感受生活,通过这种方式也是教育后代要懂得珍惜、懂得节约、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是我的收获,也是孩子们一辈子的记忆,我相信会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有所帮助。

工作艰难 仍要前行

学院驻村工作组一位同志说,曾有一位老师告诉他基层没有想象的那么艰辛,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于习惯了校园生活,习惯了一尘不变的日子的老师来说,基层的工作艰难是他永远理解的。他说当他们还抱着在单位里那种工作的模式时,现实的状况给了他们极大的回击。在村里,基层工作人员要为每一天一堆资料而烦恼,为村民发生纠纷而竭力协调,为了移民搬迁动员工作而头疼。

还记得那次,村委主任一进门,便接到一个紧急通知,说是县乡镇人大选举时间快到了,要及时的整理出所有村户的信息,为了确保公平、公正、公开。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讨论,开始着手。夜幕降临了,月亮悄悄挂上了枝头,此时整理工作才逐渐接近尾声。

不懈努力 萌芽出生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核桃未结果,村民们心急如焚,无疑给他们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学院关工委知晓这一切,组织专人小组赴路支村调研,又与市农科院联系,邀请专家为村民做核桃和茶叶方面的种植培训。为提高镇村干部礼仪修养、树立良好的办公形象,驻村工作组从学院请来了专家到镇上开展礼仪培训。

起初的村委办公室仅有一台电脑、打印机,难以满足办公条件,驻村工作组在向学院党委领导汇报后,学院拨下2万元的党建扶贫经费,为村委购置电脑和打印机,解决了燃眉之急。眼看村委新办公大楼一天天拔地而起,办公设备没有着落,驻村工作组又积极向学院汇报,寻求市残联的支持。为了解村民脱贫致富情况,工作组按照市委和学院党委的要求,克服困难,爬坡上坎,步行40多公里,到云峰、围墙、路支和大田四个村进行贫困户回访。

通往群众家的路多是泥巴路,村里还未安上路灯,工作组拉上村委主动到镇里、县里寻求支持,又一次次的顶着酷热,冒着大雨到村民家测量通组路、串户路和庭院的数据。

没有机耕道,没有合作社,村里的致富之路遇到了瓶颈,村民致富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在一筹莫展之际,学院党委书记罗荣彬陪着市政府领导、青岛海康药业有限公司老总来到了路支村,为这里的致富出谋献策。

驻村工作组积级与学院部门调研开展座谈交流,主动与市、县、镇以及派出单位联系项目,帮助村民排忧解难,调解土地纠纷、房屋纠纷等问题。

在开“两学一做”会议时,村民们对工作组的工作有了认可,态度更是从起初的生疏,变成了后来的主动交流和唠嗑,小到家长里短、油盐酱醋,大到移民搬迁房、高铁站的开通、怎样致富,有时还热情邀请工作组到他们家里做客,聆听他们的内心话,共同探讨致富之路。转眼驻村已半年,工作组切身体会到驻村工作并不难,只要弯下腰去,扑下身子,嘴巴甜一点,手脚勤一点,办事快一点,与村民的隔阂就越来越少、融入其中就很容易,村民就会从心眼儿里把你当成自己人。

单用眼睛看路支,都知道这里每一片都存着贫瘠的气息,车辆经过,都会掠过一层灰,但是淳朴的民风,实在的村民,让我们驻村干部体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深刻含义。就在前不久,学院党委领导到村里慰问困难老党员,村民见到突如其来的客人,执意的不肯收下慰问品。穷的是物质条件,富的是人心,他们朴实的人格却是格外的高尚。驻村工作组深深感到:基层工作不是难做,而是看你怎么做;群众不是对我们有看法、有意见,而是需要我们去真切地做事;对于不诚心为村民着想的驻村人员,群众是会有意见、有想法。

如今,村里办公设备有了,村委办公就像打了兴奋剂;走访的次数多了,与村民的关系亲切了;项目拉来了,往后的驻村工作也越来越顺畅了……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俯下身子驻村,放下架子做事,幸福总会来敲门。(陈宇 徐辉 张胜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