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学科建设】民法典编纂:法学界的头脑风暴

2015年09月20日 07:12  点击:[]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 韦之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编纂民法典的任务,该决策立即激活了法学界尤其是民商法学圈内的热情。同行们依托各种机构、组织或者以个人名义集合起来,迅速、全面地开展民法典的论证、撰写活动。民法典编纂无疑是中国法学界面临的一场头脑风暴,它将给我们提出挑战、注入活力、创造新境界。

民法典堪称公民权利的百科全书,它是规范社会生活中平等主体之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内容十分丰富、庞杂。如何把法学原理、外国经验以及中国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编制出一部体例科学、条款缜密、语言精练的法典,无疑考验着中国法学界的集体智慧。

我们知道,制订民法典是新中国一代又一代法律人的崇高梦想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起,它曾经以不同的方式启动过三四次,但终归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未圆梦。值得庆幸的是,就时机而言,今天重提编纂民法典的条件已经比前几次优越了许多。这其中当然包括政治决策的完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需要。此外,在技术层面上的准备工作也成熟了许多。自1987年《民法通则》实施以来,中国已经陆续颁布了《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以及婚姻、继承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一系列单行法典。与此同时,人民法院通过扎扎实实的审判活动,使它们渐次根植于中国的社会,而学术界也一直没有放弃理论探索。这一切都为打造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法典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

当然,即便有了这些积累和素材,制订一部民法典也绝非简单的剪辑与拼凑工作。相反,它要求在现行法律的基础上再作深入的加工。具体而言,就是要建构科学的体系,将现行条文中比较成熟的内容抽象出来,重新组合,使之浑然一体。而这样一个加工的过程,必然意味着许多激烈的争鸣,甚至思想斗争。这些思想上的交流和交锋,若不是因为法典编纂任务迫在眉睫,可能会一直被回避或者拖延下去。

至于争论的话题几乎是无穷无尽的。不仅在诸如民商法的关系、知识产权法的取舍、人格权是否应该单独成编等重大问题上,而且就是一个条文的布局、一个概念的选择、一个虚词的取舍之类的细节,都有赖于深入的讨论,以便形成最起码的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制度创新。

面对这样严肃的挑战,我们获得的不仅是任务和压力,还有展示能力、战胜困难的自尊与力量。制订民法典的过程对我们的学术与实践对话的能力、立法技术、法律思维能力乃至于同行之间的合作精神都将是一次透彻的洗礼。而随着该工程的推进,中国民法学以及整个法学都有望跃上新的台阶,中国法制事业将会树立又一座里程碑,而中国的崛起也将因此获得更强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