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永杰
近年来,随着美学学科发展和研究不断深化,如何定位美学与哲学的关系成为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焦点。众所周知,美学起源于哲学,是哲学的一个部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美学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于1750年建立。不论是在西方还是我国,学界普遍将美学作为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美学在西方一开始就是哲学的一个部门。”随着美学研究不断深化和发展,审美问题在现代文化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学者提出了“美学是第一哲学”的观点。
美学是存在论的基础
“美学”一词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故美学又称“感性学”。西方哲学有着尊崇“理性”的传统,而审美相对而言不是纯粹理性的感性活动,因此,传统哲学把美学定位于哲学的分支,而且是比较边缘的分支。
然而,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春时则认为,美学并不只是哲学的延伸或分支,它具有更为积极的作用和更重要的地位。在他看来,美学是存在论的基础,而回归存在,已成为哲学论证的出发点。
“存在是哲学思维的逻辑起点,哲学不过是对存在意义的论证;但存在也是哲学论证的终点,只不过作为终点的存在应该是已经被证明、被阐释的存在,它的意义已经被揭示,那么存在如何证明自身?”杨春时认为,打破这个循环的关键在于审美的发现和确证。美学既是充实的现象学,可以发现存在;又是本源的存在论,可以证明存在。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体验方式,是回归存在的方式,是存在的现身;审美可以领会存在的意义,或者说审美意义即存在的意义。只有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哲学反思才能更好地进行。“以此为据,我们就可能在建立审美现象学和审美存在论的基础上,确立美学为第一哲学。”杨春时说。
美学根本思想来源于哲学
有学者表示,如果从哲学研究的内容来看,美学无疑是哲学的一个部分,因为哲学研究所涉及的三个主要内容就是真、善、美,以美为研究对象的美学自然是涵摄于哲学之中的。
“美学与哲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剪不断,理还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严春友表示,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美学起源于哲学,是哲学的一部分。在他看来,美学似乎是建立在哲学王国边界上的一个附属国,其“国王”由哲学兼而任之或者由哲学来任命。“美学中的根本思想基本上来自哲学,这种状况说明,至少在现在,美学还没有脱离哲学而完全独立的可能。”
“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成为当前各学科研究的趋势,但要完全消弭其差异,至少在当前来看条件还不成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常新表示,各个人文学科除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外,在具体研究对象上暂时还找不到公约数,美学还没有和哲学完全“平起平坐”,因此还应维持当前的学科分类现状。
美学促进哲学发展与创新
在常新看来,“美学是第一哲学”的观点是西方哲学问题意识和方法论几次转向的延伸或者延续,它反映出当前哲学研究的困境。人类当前的存在境遇陷入了后现代性的孤独、荒诞和异化,西方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和现象学都无法克服这些困难。审美为摆脱后现代人类的这些境遇而追求自由的生活提供了可能。他表示,从这个角度看,“美学是第一哲学”观点具有前瞻性。
随着时代发展,更多的哲学家意识到,文艺具有改造现实的实践价值与功能,审美活动中生成的美是自由人生境界的感性显现。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慧姝认为,美学能促进哲学的发展与创新,与人的生存血肉相连,作为人之生存的敞开与澄明之境,使人生境界不断生成与发展,最终诉求于人类的自由与解放。
云南省美学学会会长李健夫则认为,现代美学超越了古典美学与哲学。在人类生存的现实关系中,美学规律的运行不可抗拒或压抑,它永远走在生活之前,也走在哲学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