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界热议】外国元首与中国文化

2014年05月07日 08:07  点击:[]

作者:王锦宝

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世界各地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了许多“孔子学院”,它们实际上是“汉语大学”,通过学习汉语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当代文明。目睹那些白色皮肤、黑色皮肤的外国朋友认真地读汉语、说汉语,令我们感动不已。一位法国朋友在给我的电子邮件中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的无比热爱,到北京来亲眼看看中国是他一生最大的梦想。他最欣赏北京的四合院文化、胡同文化。据报道,有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40多所孔子学院,在法国,许多高中开设了汉语课。巴黎历史大学数百名学者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出版了30万个词语的汉法大辞典。目前,每周中法的航班近60次。法国人有4.5万人学汉语。

不仅如此,各国元首对中国文化也情有独钟。

前法国总统德斯坦在古稀之年学起了汉语。2000年,他参加一次文化研讨会,居然用汉语朗诵《论语》中孔子的名言:“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句话的大意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箭吧,射箭时,互相作揖而后登堂,射箭完毕,而后作揖喝酒,这种竞赛是很有礼貌的。可见,德斯坦很欣赏儒家的以礼相待,文明竞争,对我国的古代文明很着迷。他还仔细地阅读过巴金、曹禺等中国著名作家作品的法文译本。

前法国总统希拉克对古老的中国文明还真的下了一番功夫。他曾当众用法语有声有色地背诵唐诗;还曾经向朋友表示,自己决心退休后要完成一部描写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电影剧本。他特别喜爱杜甫的诗歌,尤其爱读《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激励他去攀登人生里程的高峰。1999年,希拉克在欢迎江泽民的国宴上引用了杜甫《客至》的诗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就是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曾经紧闭的家门今天第一次为您打开。这是借用杜诗来表达中法两国人民的真挚情谊。再如,我国的隋朝有几个皇帝?一般人都以为有两个,即隋文帝、隋炀帝。就是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年代简表》也只印了这两个皇帝的名字。而希拉克还知道第三位皇帝隋恭帝杨侑,虽然他只当了七个月的皇帝。是李渊把他推上皇帝宝座,又派人把他杀掉。死时才15岁。杨侑自幼聪明,三岁立为陈王,后来被封代王。关于中国古代历史,有的细节,希拉克比我们了解得还清楚。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在讲话里引用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意谓治理大国的根本理念是不要扰动百姓,不能折腾百姓,必须让人民安居乐业,各得其所。《老子》让里根茅塞顿开。

越南胡志明主席创作的许多华文诗歌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不论对中国新旧社会状况的描写还是对中国秀丽山川的赞美,都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国古典诗歌韵律、历史典故、文言词语和地方方言等方面的巧妙运用。这主要是缘于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深刻体验。胡志明生前共写下汉文诗169首,其中《狱中日记》有133首,是1942—1943年间胡志明在广西进行革命活动时被捕入狱后写下的。这些诗篇生动地展现了胡志明崇高的思想情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韩国现任总统朴槿惠最爱读的是中国的哲学著作。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从问世起便成为中国哲学史的必备参考书。引文多且精,比较忠实于各家思想,观点平正;关于先秦名家和宋明理学辨析尤精,并多有新义。陈寅恪先生评语曰:“取材严谨,持论精严。”朴槿惠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

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是人类辉煌的智慧结晶,俄罗斯的教科书里也选入了很多中国优秀文学作品,他说俄罗斯的青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普京对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在拜访中国少林寺的外国游客中,普京是唯一现任的国家元首。54岁的他获得过柔道“黑带”段位,对中国功夫有着浓厚兴趣。据和普京总统品茶论禅的少林方丈释永信讲,两人曾在方丈室内谈到柔道的起源。释永信说,柔道创始人是杭州人陈元赟,在去日本之前曾在少林寺学习多年。普京总统答道,他相信这是真的,尽管这种说法在日本有争议。正因为中国武术与柔道有这种渊源,有媒体事后将普京“少林行”称为武学“寻根之旅”。

上述情况说明,中国文化不仅走进了外国的平民百姓之中,也走进了国家元首这个最高的层次中。特别是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放射着灿烂的光辉。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