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术讲堂】中国产业将发生怎样的变革

2014年04月09日 08:27  点击:[]

作者:吴晓波

2014年是中国经济改革史上的重要年份,也是中国产业变革的重要年份。展望今天的中国乃至不远的将来,我希望用六个关键词来分享。

核心提示

● 政府会由一个掌控型的政府慢慢转向服务型政府。

● 从长期来看,中国要在这个世界上站得住脚离不开制造业。

● 今天做生意的人,无论你是卖鲜花,还是卖彩电的,还是卖设备的,如果你不懂电子商务你肯定没有未来。

● 所有的老板们必须想清楚一件事情:我跟手机有什么关系,没有想清楚的话或许风险不久就会来临。

关键词

改 革

如今,我们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改革从1978年算起到今天,我们现在进入到改革的第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1978年到1992年;第二次是1993年到2003年;第三次是2003年到2013年。到了去年11月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有60个大的领域改革。回望36年的改革历史,今天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确非常重要。

全面深化改革会在哪些领域进行改革呢?我觉得有一些大的领域值得关注。

——政府体制改革。政府会由一个掌控型的政府慢慢转向服务型政府。首先会在企业的审批方面进行改革,日前新华社发了一个消息,国家工商总局取消了企业的年检年审。从去年全国两会召开到今年1月份,一年里面国家向省一级政府下放的权限有600多项,这是非常可喜的一面。未来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成本会大幅度下降。其次是推出负面清单的准入制度。这是在上海自贸区里面提出来的。由负面清单再往前推,政府就能够在经济产业准入制度方面建立其很多规则。很多民营企业都很感慨所谓“玻璃门”,说起来政府开放了很多领域,但民营企业知道有些领域根本就无法进入。而未来一旦确立了很多负面清单,这些感慨也必将消失。

——土地改革。在中国历史上,土地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家称之为土地革命。在过去三十多年,特别是1998年我国开始推进城市化,很多地方政府大量收入是来自于土地收益。新一届政府成立以后,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就是未来城市化的进程由大城市往下走,县和核心区成为重点。这里涉及到很多农用土地。中央提出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但是实际上农民只能种庄稼。国家提出土地确权,希望在十年之内完成土地确权工作。这里涉及到农用地的承包地和农用宅基地的抵押、转让和出让的这部分,这部分权益,现在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中,我们看到开了一个口子。

——金融改革。金融改革在未来十年,很有可能进入最重要的改革区间。首先国家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允许。接着有望在一两年内出现银行破产法。我们人口是美国的10倍,但是银行只是美国的十分之一。第二是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这体现在上海自贸区。第三,中国有了除了上海股票交易所和深圳股票交易所的第三个资本市场,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资本市场主要在深沪两市,现在中小企业股权转让系统,会成为第三个市场。这些改革仅仅是制度层面的改革。另外一方面在产业层面,互联网金融这些年对银行业、对金融的冲击非常大,这将给整个金融领域带来深刻变化。除此之外,改革还有很多重点领域值得关注,如国有企业的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等。可以说,在整个大的领域我们都听到了改革的声音。

大数据、小制造

1978年到今天,我们看中国制造业发生了什么大的变化。1978年到1998年是中国制造业崛起的20年。中国人开始什么都不会做,计划经济状态下我们开始做一颗钮扣,做一个汽配件,做衬衫、空调、冰箱、洗衣机,通过进口替代完成了中国制造业。1998年以后国家放开了外贸进出口经营权,允许民营企业做外贸。1998年到2008年是中国制造业以外贸为取向的时期,所以前20年是内需为主,后面10年是外贸为主。整整三十年是中国制造业的黄金时期,中国的制造能力超过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

但是到今天,从事制造业的老板发现自己做得非常累。因为过去30年支撑制造业成长的优势已经差不多丧失殆尽。过去30年,制造业靠四个成本优势:第一是我们人力资源成本很便宜;第二我们土地很便宜;第三我们资源很便宜;第四我们的税很便宜。所以,我们以此建造了制造业模型。

曾经有老板开私家车开到服装公司的车间里面,因为我们有亚洲最大的单体车间;开到空调车间,因为我们有全世界最大的空调单体车间。服装做完以后全国开连锁店,然后去新疆种棉花,去发展“产业链”。2008年劳动法修订案实施,劳动力成本增加,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造成了2008年之后外贸形势逆转,内贸开始崛起。原来四大成本优势形成的制造业基础,发生巨大变化,所以今天中国大部分做制造业的人都非常累。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制造国,长期来看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提供3亿以上的熟练产业工人,而且非常迅速,勤勤恳恳。从长期来看,中国要在这个世界上站得住脚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现在发生什么变化呢?未来三五年中国制造业发生的变化是商业模式会发生巨大变化,会有一种原来依靠四大成本优势大规模制造的模型变成这样的模型,叫做专业公司、信息化改革小制造。第一必须是专业公司,他只做一件事。如果你今天是做衬衫的老板,你说我是做服装的,我要问你做服装的哪一块,你说做西装也不够,你的西装价格是在一万以上还是2000块以下,这些还不够,你还要告诉我你的内贸和外贸比例是多少,这些还不够,你的销售渠道是以连锁为主,还是定制化为主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讲得清你是什么企业,所以未来中国可以活得下去的是专业的公司。第二,还需要用信息化手段来改造。首先改造所有的流程,从财务、人力、生产线、供应链等等进行信息化改造;其次用信息化手段再造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当然,在这个再造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个现象,过去做一件衬衫赚10块钱,你需要做1000万件衬衫才能活下来,未来可能一个款式5000件,赚的钱比原来多很多,甚至拿到订单之后再生产。从今往后十年内,中国传统制造业有50%到60%迈不过这个槛,但是迈过的企业在未来有非常大的前景。因为,当我们真的完成这样的改造之后,全球化的物流体系和全球化的结算体系重新完成,所以在那个时候把衬衫和牛仔裤卖到巴西的信息流通成本会更加低,语言障碍会更加低。

手 机

中国现在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是一个季度8000万台到9000万台之间,数量是美国的三倍。现在出了4G,速度是3G速度的8倍到12倍,非常快。今年4G手机的出货量很有可能达到1亿台左右。智能手机出来以后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很多消费客户端都转移到了手机上。

手机上出现四个事情:第一就是手机变成了消费者关系中的PC端和日常端口;第二就是社会上会建立一个新的支付信用体系,“信用卡”会在手机端建立起来,未来整个中国个人信用消费体系很有可能是这些电子商务公司帮我们建立;第三就是O2O模型,线下的商务机构与互联网结合,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第四就是个人学习平台会转移到手机上;所以手机会改变一切。所有的老板们必须想清楚一件事情:我跟手机有什么关系,没有想清楚的话或许风险不久就会来临。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十多年前电子商务还是高科技名词。今天做生意的人,无论你是卖鲜花,还是卖彩电的,还是卖设备的,如果你不懂电子商务你肯定没有未来。

褚时健,中国当年最大的烟厂老板。他在云南的山上种橙子,种了十年橙子,现在85岁了。他的8000吨橙子去年都卖掉了,是通过网上卖的。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有一个叫聚划算的团购网站,三天内卖了169吨他的橙子。这个故事不是75岁开始创业、开始种橙子的故事,而是一个85岁的老人利用电子商务卖橙子的故事。一个85岁的人都会用电子商务卖橙子,我们卖衬衫、卖冰箱还不会学吗?所以未来任何事物都可能是电子商务的过程。

中国的互联网已经是被寡头垄断的世界,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已经控制了90%的PC端和移动端的入口,企业必须要考虑和BAT的关系是什么。除此之外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银行、移动公司的“竞争对手”是谁?现在可以肯定地讲,工商银行的真正对手应该不是招商银行,中国移动的真正对手应该不是中国联通或中国电信,所以未来击败这些大家伙的对手都不在现在他们的视野中,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阿里有一个天弘基金,当时亏损很厉害,然后推出余额宝,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基金。还有就是微信,腾讯就这么悄悄把它做起来了。全世界三大移动端社交中两大产品是亚洲人发明的。所有这些变化都在发生。

新人类

中国1978年开始改革,第一个个体户叫年广久。宗庆后1945年出生,柳传志1944年出生,马蔚华刚刚退休,所以他们是改革的第一批先驱者。30多年来,中国从年龄角度来讲最大的获益人群是哪个呢?1962年到1972年出生的人。

中国现在亿万富翁10万人左右,平均是1966年出生;中国的千万富翁大概120万人左右,平均是1972年出生,就基本是马云到马化腾的年纪。然后呢?这一波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用他们的价值观建立了现在中国的商业世界。但是现在出现了什么问题呢?现在出现了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已经成为了职场的主力,1990年出生的人去年已经开始找工作了。当他们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消费人群以后,他们对60后、70后建立的商业世界不习惯。因为80后是新人类,他们知道有几点和前面不一样:第一,他们从小生活在全球化的环境里;第二,他们从小是被互联网教育大了的一代;第三,80后、90后比过去的人敢于花钱、敢于消费。中国的互联网人口平均只有24岁,美国是34岁,所以这一波人开始“统治”这个世界。最近我写了一篇专栏——“把世界交给80后,你放心吗?”我发现放心也要交给他们,不放心也要交给他们。所以这是一个特别大的变化,新人类开始出现。

当新人类开始出现以后,我们就看到所谓的新四化:第一,所有的商业都叫互联网化。第二,一切的品牌都将人格化。最近有一个手机卖得很火叫小米手机,他们首先塑造了一个小米的人格形象,这就是一个人格化。雷军说他那个手机有缺陷,请你帮他改造,所以他的产品是开放式的。我前两天去北京,经过两个广告牌,第一个广告牌是某国产手机的广告牌,广告里有一个女性,打扮得跟外星人一样。走了50多米看到第二个广告牌,是另一国产手机的广告牌,也是一个女的,长得跟外星人一样,拿了手机。我走过这两个画面时就想,如果把下面的品牌置换一下,消费者能识别得出来吗?消费者根本识别不出来,说明这两个是40后做的手机,是没有人格的,告诉你这手机是完美的,是高高在上的。第三条,一切消费都将娱乐化。未来的企业家、产品都会呈现出这个趋势,一个企业如果不会讲冷笑话,或许将会是一件麻烦的事。第四,一切流行都将城乡一体化。我们原来做品牌,无论做手表、衬衫、汽车,我们第一个市场是北上广深,第二个市场是北上广深之外的大城市,第三个市场是中型城市,第四是县级市场。在80后为消费主体的情况下,无论你是苏州的男孩子,还是甘肃的男孩子,你只要800块钱可以同时买到耐克的限量版鞋,因为已经没有物理层面的隔阂,世界是平的。原来建立的金字塔模型被彻底颠覆掉,我可以夸张地说,出生在1970年代以前的人没有一个人真正懂得电商,世界必须被转移掉。

关键词

金 融

今天所有有钱人和做投资的人必须重新思考金融业。

在未来十年,中国所有产业最大的变化将发生在金融领域。我们将需要重新思考什么叫做人民币,重新想象我们怎么融资,怎么投资,整个金融行业会产生全球化接轨下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拥有很多的机会。如果中国的有产阶级,在未来十年不懂得重新理财,很有可能现有的资产会大幅度缩小。你今天拥有1000元钱,十年后的购买能力可能只有今天的20%到30%,所以现有1000万资产,如果你的企业不进行改造可能会变成穷人。

上述六个关键词,第一是改革,第二是大数据小制造,第三是电子商务,接着手机要改变一切,然后这个世界要转移到80后的手上,同时我们需要重新上一堂理财课。从2014年开始,一切坚硬的都将渐渐烟消云散。

(本报记者耿联根据吴晓波在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举行的第76期“湖畔论坛”上的讲座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