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术争鸣】靠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发展

2014年03月01日 08:28  点击:[]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占斌

2014年2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从《公报》发布的主要数据和图表看,2013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比预料的多,但结果比预想的要好,不仅避免了硬着陆,而且在面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多重矛盾交织的错综复杂形势的情况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靠的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强力推动的改革。同时也告诉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也要靠改革的深入推动。

一、经济实现预期目标并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2013年初开始,中国经济就遇到重大挑战。国际上,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发达国家尚未走出困境,新兴经济体增速普遍跌落。在全球经济总体低迷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一度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财政收入增幅下滑,中央财政还曾出现多年少见的负增长,宏观调控面临艰难抉择。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新一届政府冷静应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探索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顺利实现预期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超过预期的7.5%。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2013年第一、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三、四季度呈现出稳中向好态势,整个年度经济增长呈现出整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除第二季度增长与预期持平外,其余三个季度的增速都超过了预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与中国过去相比是相对慢了一些,但也在合理预期之内。从世界范围看,2013年全球主要经济提GDP增速普遍回落1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的回落速度更快。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平均增长不到2%,其中美国1.9%、日本1.7%,欧元区更是负增长,我国经济增长仍然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高速度。

物价保持较低水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0%。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3.2%。物价涨幅低于年初提出的3.5%左右的预期目标,顺利实现了防通胀的目标。物价除全年控制在较低涨幅外,月度波动幅度也比较小,除个别月份受气候、节假日等因素影响略高与3%外,其余月份涨幅均低于3%,基本保持稳定,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小。与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的物价涨幅也处于较低水平。巴西、南非物价上涨均在5%以上,俄罗斯上涨6%以上,印度更是高达9%以上。应当说,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实现经济增长,但物价涨幅也处于较低水平。

居民收入增幅较大。2013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7907元,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4200元,增长10.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略低于GDP增速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均高于GDP增速。城乡收入比为3.03:1,略低于2012年,为10年来新低,说明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这是非常可喜的迹象。

就业增加较多。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增加对保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始终至关重要,也是衡量一个经济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经济增长要保持在合理区间的一个重要考虑,就是要保就业。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增加1138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比上年多增44万人,全年就业人数保持了稳定增加。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比上年末降低了0.04个百分点,失业率水平保持在较低水平。应当说,成绩不小。但是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个统计,只能说明问题的某些方面,还不能真正反映真实的就业情况,如果可能,还需要继续改进和完善就业方面的统计。

结构趋于优化。2013年GDP中三产比重为10.0︰43.9︰46.1,第三产业在2013年GDP中占比提高到46.1%,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8.3%,也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速7.8%,第三产业呈现出较快的发展速度,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地区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东部地区投资179092亿元,比上年增长17.9%;中部地区投资105894亿元,增长22.2%;西部地区投资109228亿元,增长22.8%。中、西部投资额虽然仍低于东部地区的投资额,但增长速度均高于东部投资增长速度,这有利于缩小东、中、西部的差距,优化地区结构。高技术制造业比重进一步提高。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快于规上工业2.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说明,三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有点成效,有了感觉,有了比较好的起点。

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增长不能片面追求GDP,更要看重GDP质量和效益的提高。2013年也有比较好的表现,一是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为66199元/人(以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提高7.3%。二是企业利润稳定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2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5194亿元,增长6.4%,股份制企业37285亿元,增长1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4599亿元,增长15.5%;私营企业20876亿元,增长14.8%。三是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121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68立方米,下降5.7%。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这些成绩虽然是初步的,但趋势性发展的势头,值得重视,令人鼓舞。

二、新一届政府开局取得的成绩主要是靠改革

2013年中国能够取得上述成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又没有采取大规模刺激经济的情况下取得的,是相当不易的,总体上看,这是没有后遗症和副作用的增长。取得这样不俗成绩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靠改革。

改革调控方式,保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2013年第一、二季度,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各种唱衰中国之声不绝。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形势,新一届政府处变不惊,冷静分析,通过改革创新了宏观调控的方式,明确了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确定了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即GDP不低于7.5%和防通胀的上限CPI不高于3.5%,给市场一个明确稳定的预期。只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就尽量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同时,做好政策准备,一旦经济滑出合理区间,就相机而动。在新的调控方式下,中国政府保持冷静,不因各种声音而改变,不因世界经济波动而波动,不超发货币,不增加赤字,沉稳守中。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压缩政府一般性支出,最大限度挖掘资金潜力。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事实证明,政府新的宏观调控方式是有效的,维护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通过促改革、调结构激发市场活力的政策取得了很好效果。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地方和市场简政放权。2013年一年,在国内财政增收困难、债务规模加大、货币规模已经很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很难有较大作为的情况下。中央政府以壮士断腕的精神,敢于向自身开刀,大力推进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2013年一年,国务院部委共取消和下方行政审批等事项约300项,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放开贷款利率,推进铁路投融资改革,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特别是通过深化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向市场、向社会、向地方放了很大一批权利,大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地方政府的动力,激发了社会投资的热情,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全国新注册企业、个体工商户大大增长,民间更是掀起了投资的热潮。实践证明,通过减少行政审批、简政放权改革,对2013年中国经济能够稳中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经济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的主要根源,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损害大、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这些问题大多数是长期积累而成的,也与不合理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有着密切关系。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必须破除体制机制的弊端。2013年,政府从调整制度安排入手,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出台信息消费、养老和健康服务业发展政策,发挥“营改增”效应,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调整预算内投资和车购税使用,支持中西部铁路建设。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加大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地下管网等薄弱环节投资。通过这些举措,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区域协调性和城乡结构都得到了一定的优化调整。

让城乡人民分享改革红利,改善民生进一步促进改革。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许多举措同时也会增加有效供给和需求,进而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同时,经过改革生活得到改善的人民,会进而激发改革的热情,加大对改革的支持的力度,进一步促进改革。新一届政府通持续加强棚户房改造、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既增加了有效供给,有拉动了内需。针对持续发生的大范围的雾霾天气的严峻形势,推出了系列大气污染治理的举措,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催生促进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不断推进的养老、医疗和社会救助等制度建设,进一步催生和促进了银发产业、健康产业的发展。

三、未来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还需要改革

201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许多不俗的成绩,但未来经济的发展还面临许多难题,有些在《公报》中有所反映,有些则更加错综复杂。如通过《公报》我们可以看到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与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还有很大的差距,城镇化任务仍然艰巨。地区投资总额的绝对值差距还很大,东部投资总额分别比中部、西部多7万亿元左右,分别是中、西部投资总额的1.69倍和1.63倍,差距依然很大。此外,还反映出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缓慢,低于GDP增速,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仍然较大等问题。此外,我国未来经济还面临着资源约束、竞争力不强等深层次问题和严峻的国际形势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解决。

从国内经济大势来说,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将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时期。增长速度换挡期是说,我国经济已处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发展区段;结构调整阵痛期是说,结构调整刻不容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靠经济的转型调整;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主要是指,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负面影响,国家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这些政策还处于消化期。这三期叠加,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总体上讲,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我们自觉顺应国际国内经济大势,把握住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的特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处理好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向改革要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上新台阶。

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过去的发展靠改革,未来的发展也要靠改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很多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复杂问题,没有改革的推动,经济社会就会像一潭死水,发展就缺乏动力和活力。过去一年,我们面临很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靠改革发力,大规模减少行政审批,向地方和市场放权,完善宏观调控框架,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题中之意,本质上还是要靠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释放改革红利,让城乡人民公平共享改革的成果。有人把改革和发展对立起来,是不正确的。改革和发展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那里有改革,那里就有进步,那里就有新局面,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创新永不停顿。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需要改革。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我国已经是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不断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社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竞争优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险阻,要通过改革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解决涉及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从制度上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需要改革。从整体上看,当前国际经济低速增长,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方兴未艾,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而我国国内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经济增长正由高速增长逐渐过渡到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同时又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传统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资源环境约束严重等一系列的挑战和考验,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从“鼓励要素投入”的体制机制向“鼓励要素投入”和“激励要素效率提高”并重的体制机制转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完成这些决定性的转变,要靠改革。

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解决目前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需要改革。经过三十多年努力,比较容易、见效较快的领域和环节,改革已经基本到位,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必要性逐步凸显。时至今日,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步入矛盾叠加凸显期阶段,许多过去被高增长掩盖的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由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也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财税体制不顺、收入分配不合理、公共服务与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阻碍着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既涉及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也会引起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阻力在所难免。但是,改革不深化就会半途而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就会付诸东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进而带动全面改革的展开。

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是要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开放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市场体系和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市场还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我们实施渐进式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和条件逐步形成,社会各方面也有了相应共识。当前,我国仍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权力过大、审批过杂、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大改革力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思想上更加尊重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行动上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当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绝不是说政府就无所作为,而是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的水平。发挥好政府作用,要善于底线思维,注重宏观思考,深入研究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举措和问题。要切实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