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的大学生群体,一方面奋斗拼搏、勇敢追梦,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但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现状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部分大学生人文知识匮乏,人文修养浅薄,人文关怀缺失,人格道德偏差等。有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也频频见诸报端。虽是少数案例,但让人们不得不反思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这一重大问题。
通识教育亟待加强
人文知识作为人文精神的认知基础,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经典人文学科知识。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和学习能力强的群体,往往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而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文史哲知识的涉猎较少。
中国社会科学报将一份涵盖文学、历史等知识的调查问卷,随机派发给100名在校文理科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95份。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传统文化熟知度不够。对繁体字的掌握,16.8%的学生表示“从没注意过繁体字”,“认识100个以下”的人数占43.2%。对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谁的名言,错答为屈原、班固、张衡、苏东坡的大学生占22.1%。当被问到“炎帝和黄帝的传说距今约多少年”时,仅过半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四五千年”。
对于古典文学思想典籍的了解情况也不乐观。在对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调查中,四部都完整读过的人数仅占29.5%,一部都未读过的占16.8%。
事实上,不少研究机构和媒体也曾做过类似调查,大学生对文学、历史等知识的匮乏可见一斑。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张亚群告诉记者,过去相当长时期,受专才培养模式影响,我国大学过度强化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在理工科院校尤为明显。同时,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急功近利的教育导向和浮躁肤浅的学术风气,严重削弱了人才培养。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为改进和提升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应拓展大学素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加强通识教育,注重人格养成与全面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军认为,在西方近现代文化中,科学与人文往往是对立的,表现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这并不是一个好传统,应该把二者统一起来。因为科学是人创造的,目的也是服务于人的生活。同样,人文也不能脱离科学,否则会走向神秘主义。他说,“中国人本来是善于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的,但是就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而言,在我国高校里并未得到很好的统一。有些学校,特别是偏重理工的学校以及专科性学校,片面强调科学。虽然近年来人们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并有意识地加以弥补,但至少目前仍有很大距离。”
人文精神是核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除了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道德修养的提升与人格价值观的塑造,对大学生成长来说,更具有非凡的意义。然而,现实大学生活中,攀比消费、追求奢侈、享乐生活,功利主义的泛滥和蔓延,使其忽略了人文积淀和精神生活,传统人文精神和道德人格价值在校园中渐行渐远。
如果说这只是精神空虚、人生规划不清晰的浅层问题,那么曾经报道的虐待动物、毒害室友等事件,就不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是触及法律了。这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缺乏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态度和应有的人文关怀。
刘建军表示,“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对于心灵具有滋养和救治作用。缺少这种滋养和救治,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人文精神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其核心是人的培养,只有先成‘人’,‘才’的培养才有意义,先‘成人’才能体现出‘成才’的价值。”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晓明认为,当前高校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上的首要问题,就是办学理念问题、教育目标问题,或具体为人才培养观的问题。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用人文精神武装大学生头脑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体现,因为人不仅是一种事实存在,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存在,不仅要了解人‘是什么’,还需要知道人‘为什么’,科学的意义在于‘发现事实’,而人文的意义则在于‘追求价值’。人文精神就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它会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刘晓明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多次强调“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曾要求所带博士生必须会背《老子》和《论语》前七章,否则不接受论文答辩。他认为,人文文化至少严重关系到七个方面,即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强弱、社会的进退、人格的高低、涵养的深浅、思维的智愚以及事业的成败。人文文化至少包含四个方面:知识、思维、方法与精神。人文知识是人文文化的载体,是精神世界的基础;人文思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是人文文化发展的支撑;人文方法是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之所以得以实现的手段;而人文精神则是人文文化的精髓,是求善而止于至善的境界,并推动着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与人文方法等的发展。
刘建军提出,高校要从多方面入手来大力增强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心灵。增设人文类通识课程,尤其要把这些课程建设好;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注意发掘和体现课程的人文内涵和意蕴,即使是科技类课程也是如此;要抓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些课程不仅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也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浓郁的人文精神,教师要善于把政治性寓于人文性之中,以更好地发挥这类课程的精神引领和支撑作用;还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和设施,提炼大学理念和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论采用哪些措施,都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记者 霍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