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术会议】“保护产权推进改革”高层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4年01月08日 16:56  点击:[]

光明网讯“保护产权推进改革”高层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竹立家,北京师范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胡必亮,以及辽宁省总商会等单位的专家,就如何保护产权、推进改革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保护产权视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关键。《决定》第五条指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与会专家认为,这在党的文件中是一个重大突破。而在政府和市场边界尚未划清、公权力制约体系尚未完善建立的背景下,保护非公经济财产权,乃转型中国的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中国30多年高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是积累的问题也空前严峻:人口红利消失、贫富差距过大、资源枯竭、腐败猖獗、自然环境社会生态个人心理等方面面临的困境,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突破。中国前30年的改革主要是产权等制度变化导致了积极性和生产力得到解放,现在产权仍然是一个核心,如何通过明晰产权、保护产权,深化中国下一阶段的改革,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

在这次研讨会上,大连5家企业“被封门”事件引起关注。大连宝祥包装制品公司、大连丰泽木业有限公司、大连麒运饲料有限公司、大连承峰建材批发部等包括日资、台资和本土民营企业在内的五家企业,20年、30年的场地租赁合同尚未到期,工厂大门就被房地产开发商大连润泽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强行封堵,生产被迫中断、工人面临失业……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三中全会的一个最大亮点就是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问题很多、矛盾很多,已经到了一个非下深工夫治理不可的阶段,需要统筹协调、制度联动。治理现代化主要包含三个内涵,一个内涵就是权力体系的现代化;二是依法治国;三是民主治理体系。

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公共机构出现了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现象,把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的路线已经比较严重了,这就是中国社会矛盾比较多发、突发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

大连5家企业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从科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个角度思考的话,这里面有规范权力问题,有依法治理问题,有民生问题。我个人认为,媒体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案例,从案例角度深挖这个问题。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推进全面改革方面,产权纠纷量大面广,不是个别的纠纷,特别是企业和政府、企业和企业之间,是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多发的根源,因为产权问题是根本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必亮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许多重大的理论突破,在政策上有很多突破,但是在我们在执行层面如何突破,是一个艰巨课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际上这个市场的背后就是产权。科斯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当你产权清晰的时候,不管你的初始条件是如何的,你的资源配置就能起到最大的作用。制度安排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安排,经济学说白了就是产权的经济学。

但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理论已经深入人心、逐步转化为政策的同时,我们执行层面上几乎没有变化。大连5家企业遇到的悲剧之所以能够发生,就是在执行层面有很大的问题。我们大家都需要继续努力,最根本的还是靠民主和法治,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一定要让政府必须有所作为,一定要为老百姓做事,一定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