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界热议】刘国光九十岁感言:私有化、自由化只代表少数人利益

2013年12月11日 08:19  点击:[]

作者:刘国光

人到九十,现在已不算稀奇,但总还是一道惊心的坎。我这一生没有什么大出息。自知不怎么聪明,自认还算本分,勤奋以治学,平实以做人。做了一点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也是在现代的“天、地、君、亲、师”培育、熏陶、教诲和朋友们帮助下取得的结果。我这里说的“天”、“地”、“君”,是指马克思主义宇宙观和世界观、科学社会主义、真正的共产党;至于“亲”、“师”和“友”,就不用解释了。我对他们给我的恩惠,怀着深深的感念之情。

90年来,有70多年都是与经济学打交道。“文革”以前,我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方面。“文革”以后,主要研究经济体制模式转换和经济发展模式转换方面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得到当时学界的关注。

近10年来,我脑力渐衰,勉强陆续写了一些东西,大多集中在讨论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现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选编专辑出版。我总的理念其实也很平常: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但这个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必须是社会主义的,而不能是资本主义的。这个问题关系我国改革的前途命运,也是现今经济领域里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反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主张私有化、自由化的声音,只代表少数人的利益;而主张市场经济必须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家宏观计划调控为导向、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声音,则代表了工农大众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希望。我国经济改革的前景,最终将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所以,我虽然年满九十,来日不多,但对此仍满怀信心和激情。

(本文是作者在“庆贺刘国光九十华诞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研讨会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中国社科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11月26日在北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