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术文摘】中国梦确立了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

2013年10月25日 09:04  点击:[]

编者按:归纳社会各界对中国梦的认识和评述,就会发现,从总体上看,人们对中国梦的内涵和实质的认识理解是科学的、正确的,但也有一些认识和理解出现了庸俗化、片面化的倾向,形成了一些认识误区。如何消除对中国梦的认识误区?如何抵御错误思潮的影响?如何认识中国梦的世界意义?本期笔谈组约三篇文章,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思考。

实现中国梦要有抵御错误思潮的强大定力

◎程万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的过程,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是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进行艰苦拼搏的过程,也将是不断排除各种错误思潮干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强大定力。

1.实现中国梦有“三个史无前例”。

这“三个史无前例”是:中国这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史无前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实践史上史无前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史无前例。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实现现代化梦想的国家,如英国、法国等,其人口是千万级的。第二批实现现代化梦想的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人口是上亿级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的梦想,其人口是十几亿级的,这无论是在人类历史上,还是在社会主义实践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实现中国梦,对社会生活的广度、人们思想的深度、世界政治权利结构变化的剧烈程度的影响,都将是举世罕见的。面临这重重困难,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在政治上,中国梦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也是一个壮举,而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经济上,我们面临着资源和环境能否支撑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问题,面临着资本、人才、技术短缺的制约。当今世界处于工业化完成阶段的国家中,美国人均石油消费量是28桶,日本和韩国是17桶。美国是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日本和韩国是能源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如果按照日本和韩国能源利用率的水平计算,中国在工业化完成时的石油消费量,将远远超过世界可以贸易的石油量。同时,如果按照目前我国能源结构计算,到工业化完成时,有害气体的排放,将比目前增加5倍。对照当前我们已饱受空气严重污染的情况,那将是一场更大的灾难。因此,我们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这方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经验可以供我国借鉴。

2.实现中国梦要克服重重困难。

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克服重重困难,所以目前我们没有任何可懈怠的资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避免决策失误,如何防止掉进产业赶超陷阱、技术赶超陷阱、福利赶超陷阱,如何处理现存大国之间的关系,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等重大问题都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如何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分配制度、城乡制度等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建立权力制衡及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基本制度建设;如何有效地解决存在的贫富差距;如何促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如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及有效遏制腐败等问题。

在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问题上,我们还面临着如何将国家富强之梦和人民幸福之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及将民族复兴之梦和个人发展之梦更好地协调等一系列全新的课题。

应该承认,我们党经过创建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探索、实践,目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国梦的目标。但越是接近目标,我们面临的问题也越难解决。如果把实现中国梦作为历史性一跃的话,那么这一跃,既是极其艰难的一跃,也必将是极其辉煌的一跃。

3.实现中国梦要有强大的思想定力。

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必将会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干扰,说到底就是既要防止走老路又要防止走邪路。

所谓邪路,是指有些人崇尚西方的价值观,认为只有西方的模式才能代表人类的最高理想,中国要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与西方接轨,即全面西化的理论。国内也有一些学者主张多党竞争产生政权才具有合法性,甚至质疑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合法性。这些思潮和言论不仅违宪,在理论上也十分浅薄。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由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地位和革命胜利的结果决定的;是全中国各族人民历史选择和拥戴的结果。对于这一点,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调查机构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获得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认同。这从侧面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仅具有历史的合法性也具有现实的合法性。

那些不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性的学者,是否研究一下美国的政党是否具有历史的合法性?侵占了别人的家园,通过殖民、移民、灭绝印第安人,才形成了今天的美国,才有了当今的两大政党。按照国际法,侵略和种族灭绝是不能产生合法性的。

在与上述这些思潮斗争的同时,也要警惕否定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思潮。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看,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完全符合马克思所说“人民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论述。1978年,我们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完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要求,推动中国经济产生了强大的内生动力,造就了中国今天的大好局面和社会基础。也正因为这样,我国也才没有发生苏联、东欧国家那样亡党亡国的情况。

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和各种错误思潮斗争的过程。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国梦也要有力应对诸多错误思潮的挑战,为此,我们自身必须具有强大的思想定力。

(作者: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振通狄英娜

消除对中国梦的认识误区

◎韩振峰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大家都在热议中国梦、探讨中国梦。认真审视和归纳社会各界对中国梦的认识和评述,就会发现,从总体上看,人们对中国梦的内涵和实质的认识理解是科学的、正确的,但也有一些认识和理解出现了庸俗化、片面化的倾向,形成了一些认识误区。

举例而言,这些认识误区有这样一些表现:一是把“中国梦”当成“标签”到处生搬硬套,有的人甚至把纯粹属于个人生活中的某些具体追求也打上“中国梦”的旗号,明显存在把中国梦庸俗化、低俗化的倾向;二是把中国梦简单理解为“中国的梦”而不是“中国人的梦”,是“国家梦”、“民族梦”而不是“个人梦”、“民众梦”;三是把中国梦简单理解为狭隘的民族梦,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对立起来;四是把中国梦简单理解为民族复古梦,认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回归中国历史上“曾经的辉煌”,使今日中国回归历史上的“盛世”时期;五是把中国梦简单理解为超级大国梦,个别人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一些人甚至认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超越其他国家和民族去“称霸”世界;六是把中国梦简单理解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任务和目标之外又确立的一种“新目标”、“新任务”,是对原来“三步走”目标和“两个百年”目标的“超越”;七是把实现中国梦简单理解为让人到“理想国”中去寻求所谓“幸福”梦境,希望人们超脱现实去寻求寄托和安慰;八是把中国梦的政治内涵简单归结为“宪政梦”,认为实行宪政是近百年来中国人的最高“梦想”和“追求”,其深层意图明显是不承认、不认同甚至否定现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企图引导人们走西方宪政之路。以上对中国梦的认识误区,有些已经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有些则刚刚显露苗头但预期消极作用非常明显,需引起高度重视。

形成以上认识误区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条就是没有从根本上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和实质,缺乏对中国梦的辩证分析和准确把握。

中国梦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简洁、生动地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对未来发展目标的美好憧憬。根据习近平同志对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来看,中国梦的内涵和实质主要体现为以下六个“辩证统一”:

第一,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辩证统一。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很显然,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当然,中国梦所追求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并不是彼此分割而是有机统一的。正像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没有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就不可能有人民幸福,同样,没有人民的富裕幸福,也根本谈不上国家富强,更谈不上民族的振兴。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反过来说也是同样道理。

第二,中国梦是历史、现实和未来三种形态的辩证统一。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突出主题,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梦代表了当代中华儿女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美好期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梦代表了中华儿女对中国未来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的美好期盼。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不懈探索和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展现出无比光明美好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第三,中国梦是三个“一定能实现”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国梦所体现的发展目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级递进、逐层提升的过程。习近平同志在谈到中国梦的发展目标时指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三个“一定能实现”全面揭示了中国梦所指向的三大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四,中国梦是三个“共同享有”的辩证统一。中国梦归根到底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没有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和共同享有,中国梦就会失去其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中国梦的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民,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每个中国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不懈奋斗的过程,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每个人提供各种机遇和机会的过程。习近平同志说得好:“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三个“共同享有”既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梦的人民本位这一本质属性。

第五,中国梦是“三个必须”的辩证统一。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首先,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一个国家和民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直接关系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带领全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一条正确道路。在当今中国,要想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实现中国梦还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凝聚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第三,实现中国梦还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全体中国人汇聚而成的整体力量。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每个中国人都确立起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3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就必然凝聚成一种坚无不摧、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

第六,中国梦是“三个自信”的辩证统一。自信是确保行动自觉的前提条件,没有对崇高理想和宏伟目标的坚定自信,就不可能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奋斗的坚强意志和果敢行动。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时强调,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反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艰难险阻中奋斗探索出来的一条成功之路,是经过实践检验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强国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科学理论,是指引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我国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并逐步健全完善的,它的优越性已经被历史和现实取得的辉煌成就所反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对这样的道路、制度和理论我们必须充满自信!

(作者: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