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21世纪科技发展与人类进步”国际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程恩富教授致开幕词,并作了题为“中国梦与中国制度模式”的演讲,阐述了中国梦的起源与发展,指出中国梦的意义、内涵与价值、挑战与难点,以及实现中国梦需完善制度模式,并指出中国梦与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
程恩富表示,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精神体现,与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人民之梦是吻合的。它不同于西方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也与当下非人民性的“新帝国主义”之梦有着本质区别。实现中国梦需完善制度模式,即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四主型”经济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根本制度的“三者统一、四层制度”的政治架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的“五个主体”的文化制度格局以及“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制度格局。
研讨会期间,来自英国、德国、奥地利、墨西哥、挪威以及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多位学者,就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民主政治、科技进步与国际政治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保罗·科克肖特认为,科技进步与各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他在报告中比较了中国和俄罗斯在计算机技术上的不同发展及其影响。科克肖特还从计算机病毒角度说明科技与经济活动的关系。他指出,计算机病毒会破坏经济的正常运行,某些病毒针对工业控制软件,破坏企业的设备,给生产经营造成巨大危害。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刘铮教授认为,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使经济产出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反而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科技进步促进政治民主参与
墨西哥普埃布拉大学经济系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研究员埃多西欧·莫拉莱斯认为,科学技术是改变世界的工具,科技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发展所创造的实时交流工具激励更多人参与民主政治,以此削弱特权群体的权利,促进民主参与的发展。
世界高级研究项目欧洲研究员克劳斯·巴什教授通过构建胡佛指数及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各国议会成员对各阶层民众的代表情况。以德国为例的数据计算结果显示,德国联邦议会成员对德国民众并不具有较高代表性,这其中,蓝领和白领员工以及失业人员的被代表比例很低,政府部门员工和自我雇佣者(如律师)的代表比例较高。
科克肖特在分析世界各国、各时期不同的民主形式后提出,美国制度源于奴隶经济,美国前15任总统中有11人是奴隶主,同时美国宪法也被巧妙地设计成给予公民自由权利的假象,但实际上实权仍集中于参议院。科克肖特随后介绍了电子投票在选举和经济方案投票中的应用。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宁宁认为,民主是头等重要的政治目标,是衡量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她详细介绍了毛泽东的民主思想及其历史贡献。
科技进步影响国际政治发展
莫拉莱斯认为,科技进步会影响国际政治的发展。他以巴西为例,说明可以凭借网络的应用来突破美国的控制。巴西是世界上使用Facebook、 YouTube和Twitter人数较多的国家之一。因此,巴西议会正试图寻找一个专门的互联网巨头来保存巴西人民的所有虚拟数据,以绕过美国,实现与欧洲的直接连接。
墨西哥城市自治大学转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海因茨·迪特里奇教授提出,世界体系变革是可以实现的。他认为应发展已有科学范式、推进区域过渡计划、加强进步人士的交流合作,以推进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
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副院长董金明教授围绕地缘政治说明技术与国际政治的关系。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海派经济学研究中心,墨西哥城市自治大学转型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丁晓钦 张吉超)
原标题:科技进步影响国际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