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文化漫谈】冲刺,高考生:镇定、平和、努力和坚持让你们与众不同

2020年07月02日 08:54  点击:[]

张斌平

当6月16日的晚风作别西天的云彩,护送高三毕业班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意识到:孩子们的高中生活结束了。再见面,就是考场了。

那一刻,很多人行色匆匆;那一夜,也有很多人,彻夜无眠,其中,也包括我。

直到2020年的春节前,我也没有感到这一届毕业生与往届五中的校友们有什么不同。春节过后,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他们的与众不同。仔细想一想,这种不同,并不仅仅来自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种不同更来自他们在这种重大变故中表现出的镇定、平和、努力和坚持。

面对现实,脚踏实地,一道题一道题地解答,一节课一节课地刷屏,一张试卷一张试卷地笔耕。时光静静流淌,从雪花飞舞直到烈日炎炎,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做规定的事,按照严格的规范、方法,去听、去记、去想、去写……我越来越感到他们的可爱、可敬。我想,准备高考是一个重塑生命机能的过程,是一个生命潜能初步整合的过程。如同一部新车需要磨合,磨合好的车辆具有性能更充分更稳定、使用期更长的优势。高考是中国青少年特有的一次生命力磨合。经过这个过程,同学们的心态更稳定、思维品质更成熟。

理解宽容,一些同学在感恩中悄悄长大了。居家时隔着屏幕,学生们能感知到老师们的急切心情;在教室隔着口罩,能看到老师慷慨激昂的口型;在学校上课,同样能感受到家长的牵挂。慢慢地,他们从心底接纳了,释然了。对老师和父母的感激、热爱,不经意间就流淌了出来。我真心为学生们的成长感到高兴。

关注灾难,理解家国社会,一些同学在思考中成熟了。一个看不见、说不清的微小病毒,爆发出巨大的杀伤力,瞬间让十几亿人的生活按下暂停键,让珍贵的生命如同流星坠落划过天空,让几百万人像战士一样投入战斗,夜以继日、流汗流泪……大量信息无序地冲进了大脑,在学生们来不及加深、加宽的心灵港湾打了一个回旋,来不及停留沉淀,就被后浪推走了。生命、正义、道德、责任——人生中无数的永恒命题,在学生们的大脑当中留下了零星痕迹,快速地冲刷,让头脑丰盈起来,让心灵饱满起来。同学们学会了独立思辨,通过笔尖把它写在试卷上。不要小看这些零星,或许它们会成为未来决定人生走向的种子。

在距离高考还有18天的时候,我给全体学生写了一封信——

你们,即将走进考场,或许心里有些紧张和焦虑。时间不是距离,真正的距离是你跟高考之间是否有心灵默契。考前两周,通过涵养平和心态、保持良好状态,消除你与高考之间的隔膜,让你和这场考试达成默契,融为一体。

1.每天尽量与高考时间同步作息。复习量力、适度。各学科老师精心准备的最后一课“温馨提示”就是学习的基本材料。学习以感到收获充实为上,以疲惫低效为下。既要勇于拼搏,也要敢于断舍。

2.每天体育锻炼半小时。可以分两次完成,空调环境下达到微汗,保持体能健康、调节情绪即可。

3.每天朗读半小时。坚持出声阅读,内容自选,学科不限,题材自由。利于调节身心,调节面部功能,美容养颜,以免“面目可憎”。

4.每天冥想十分钟。想象是保持心灵自由的通途。每天在复习不畅时可以尝试。体会一下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感悟头脑“一夜春风来,万树梨花开”,想象斯人立船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意境。

有人用“出生于非典,成人于新冠”,首次参加北京选科组合新高考录取等来说明这一届同学的特别。其实我并不喜欢给学生们贴上这样的标签,因为变故的突如其来正是未来社会的常态,不确定性是世界的本质。敢于面对、勇于把握不确定是青春的力量源泉。

多难兴邦,殷忧启圣。永远保持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就是面对这种常态化的不确定的法宝。

(作者:张斌平,系北京市五中教育集团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