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术争鸣】“为人民担当”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

2019年04月08日 16:05  点击:[]

作者: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 方兰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理念,紧紧把握时代新课题,高举旗帜、战略布局,开启治国理政新局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一执政理念概括来就是“为人民担当”,这一理念以人民主体思想为基础,强调人民中心地位,是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化和具体化。贯彻落实这一理念,应当继续坚持群众路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与权利,增强改革的战略定力与魄力,不断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与本领。

一、治国理政要“为人民担当”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为民请命的人,为民请命是中国优秀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志当选为党的总书记伊始,就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2014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十八大以来,“为人民担当”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也是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这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的方方面面。

针对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改革责任担当,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干”;针对领导干部为官从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针对文艺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清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针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针对经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球治理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要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与担当。

二、“为人民担当”的理论内涵

“为人民担当”这一执政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源于中国民本文化传统,紧密联系时代发展新需要,是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

“为人民担当”基于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思想。共产党人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主体、权力主体,也是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征程中,政党是主导,人民是主体。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共创共享发展成果,勇于为人民担当、负责,才能保证党的主导地位不动摇。

“为人民担当”的内涵还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当作目的,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使人们共享发展成果。“为人民担当”这一理念源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民本”“为民请命”的思想传统。民心向背,人心就是力量,“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也形成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蛋糕做大了,蛋糕分配不公平;速度提高了,一部分人掉队了。在今天,强调“为人民担当”这一理念就是针对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指明了经济社会建设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实际上就是对过去一段时期、一些地方在经济发展实践与理论中忽视人民利益和需要倾向的一种矫正。

“为人民担当”这一理念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一脉相承,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宗旨,又赋予为人民服务以新的时代内涵,即“为人民担当”突出了主体的责任和承担,强调从“要我服务”转向更为积极主动的“我要服务”,强调从“要我担责”转向更为积极主动的“我要担责”,强调从“要我担当”转向更为积极主动的“我要担当”。新时代,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期待新诉求,就必须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可以说,“为人民担当”是为人民服务的前提和保证。

三、“为人民担当”的实践要求

“为人民担当”展现的是一种情怀。思想理念与人的实际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共同的生活经历是情感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富平知青插队时,就和梁家河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结下了深情厚谊。他抱着“我要为人民做事情,要同人民唱一曲悠扬的‘农家乐’”的情怀。一路走来,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为人民做事的心,奠定了总书记治国理政理念的情感基础。要在治国理政中贯彻落实“为人民担当”这一理念,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走好群众路线,真正与群众心心相印、打成一片。

“为人民担当”首先要明白,人民需要什么,我们能担当什么。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人民对美好生活有更高的期待。“为人民担当”就是要解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现实供给之间的矛盾,在持续做大蛋糕的前提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政治参与权利和话语表达诉求。

“为人民担当”说起来容易,真抓落实就需要定力和魄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发展起来以后”的新历史方位。中国社会加速“整体转型升级”,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国家治理、意识形态、国际关系等方面和领域存在着突出问题与挑战。事业越是向前发展,遇到的困难、风险与挑战也就会越多。面对“整体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复杂问题与风险,“为人民担当”要求治国理政增强战略定力与魄力,敢于自我革命,敢于打破僵化的思想藩篱,突破固化的利益藩篱,进一步理顺和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分好蛋糕,让全体国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为人民担当”需要一定的能力和本领。治国理政,“为人民担当”需要情怀、态度、定力和魄力,也需要相应的能力和本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之路、民族振兴之路、人民幸福之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为人民担当”。我们肩负的使命光荣而又艰巨,能力不足、腰杆不硬就担不起来。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和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真正“为人民担当”,就需要加强修养、提高防腐拒变与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要做到加强学习提高执政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只有继续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敢于为人民担当、善于为人民担当、乐于为人民担当,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