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术会议】不同文明的相遇,碰撞出消弭裂痕的智慧

2018年10月12日 09:30  点击:[]

不同文明的相遇,碰撞出消弭裂痕的智慧

——2018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暨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行

光明网讯(记者 秦超)9月26日至27日,2018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暨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尼山圣境大学堂举行。

本届文化节和论坛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积极响应联合国“世界文明对话”号召,围绕“同命同运相融相通: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主题,深入探讨文明的相融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途径,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为人类的未来和平、有序发展献计献策。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春贤致辞并宣布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尼山论坛理事会主席许嘉璐,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家义致辞。山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关志鸥主持开幕式。

张春贤指出,2500多年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解决当今世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刘家义在致辞中表示,儒家思想对今天人们探寻中华文明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如下启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对解决今天人类面临的许多难题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协和万邦”的治理观,印证了追求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鲜明特色,启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携手前行的必然趋势;“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促进不同文明相融相生,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己及人”的价值观,扬起人类文明的风帆,驶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彼岸。

外交部副部长王超、教育部副部长孙尧、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群、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研究院院士小约翰·柯布,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在开幕上先后致辞。

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宣布论坛闭幕,山东省副省长于杰主持闭幕式,关志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理事会副主席吕凤鼎、卢树民等出席闭幕式。

闭幕式上,山东大学校长、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理事会副主席樊丽明做了学术总结,通过了《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关于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席声明》(以下简称《主席声明》)。

《主席声明》中表示,鉴于当前孤立主义盛行,局部冲突不断,地缘政治失衡,难民危机频发,生态环境恶化,极端民族主义和恐怖主义加剧了文明间的隔阂、冲突,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到了一个重要关头。人类文明向何处去,冲突还是相融,隔阂还是相通?论坛对此进行了交流讨论,吸收了与会学者的睿智意见,发出如下倡议:首先,一个世界,多样文明。“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人类社会是由不同文明构成的共同体。文明多样性不仅是一个客观存在,而且是促进世界文明进步发展的积极因素。世界文明的基本价值关切,既由各种文明中的共同成分组成,又有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予以充实,珍视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存,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共同进步。

其次,命运与共,相融相通。面对复杂的世界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任何文明都不可能孤立前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虽然各种文明的信仰、价值、观念有所差异,但休戚与共、荣枯一体,应当共同维护多元一体文明生态系统良性运行,携手促进人类社会永续繁荣。

最后,交流互鉴,和而不同。“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文明对话是多样文明交流互鉴的有效桥梁。文明对话应当秉持平等交流、相互尊重的精神,坦诚相对,悉心倾听,求同存异,彰显仁智。不同文明在对话中要充分表达思想、阐发观念,在沟通交流中增进了解、强化共识,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尊重差异,欣赏不同,容纳各方,碰撞出平衡纷争、消弭裂痕的智慧。

据悉,本届尼山论坛与孔子文化节相衔接,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尼山论坛理事会和济宁市人民政府承办。论坛期间,除开闭幕式外,共举行3场高端对话、4场主题演讲、1个专题论坛和21场次分组对话,海内外专家学者在尼山共飨一场学术和思想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