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人风采】三更有梦书当枕

2018年09月21日 08:56  点击:[]

——忆为陈香梅女士画像

作者:李延声

“飞虎队”将军陈纳德的遗孀、美国著名华人社会活动家陈香梅今年三月病逝,我时常忆起当年为她画像的情景。

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的传奇经历,几乎世人皆知。她是抗日战争时期,美国航空志愿队(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的夫人。二战后,她成为著名社会活动家活跃在美国政坛,担任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她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和中美两国以及我国海峡两岸人民的友好交往,受人敬重。

二○一一年五月十七日下午,我到北京长富宫酒店拜访陈香梅女士。见面时,她身着华丽的衣服,面庞饱满,嘴唇丰厚,化着精致的妆容。谈话间,柳眉飞舞,虽已年迈仍活力四射。她赠送给我一本英文版的《陈香梅自传》。书中有她年轻时的玉照:小巧玲珑,活泼可爱。虽已八十六岁高龄的她,却还有当年聪明伶俐的风韵倩影。

陈香梅女士说,她出生在北京,上过孔德小学,年幼即喜爱文学,也常练习书法,后来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中文系。她不仅擅长写作,英文也很好。抗战期间母亲去世,远在美国任职的父亲要她们六姐妹赴美学习,她说,我不能在祖国受难时离开她,我要对祖国尽我应尽的责任!她独自留下,加入了中央通讯社,成为该社第一位女记者。

当时陈纳德作为美国航空志愿队的指挥官,帮助训练中国空军,帮助中国人民打击日本侵略者,建立了不朽功勋,受到中国人民的尊重。陈香梅采访认识了他。抗战结束,陈香梅调上海中央通讯社工作。陈纳德回美国后重返上海,在上海成立中美合作的民航空运公司。重逢沪上,他们从相知到相爱,一九四七年举行了婚礼。他们的婚姻成为一段佳话。陈香梅是位独立的女性,婚后并不倚靠陈纳德的声望,她专事写作,还帮助自己的先生撰写回忆录。她在短、长篇小说和散文的创作上收获颇丰。一九五八年陈纳德将军不幸病逝,陈香梅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移居美国,从头开始孤身奋斗。她在全美巡回演讲,著书立说,她的著作英文版《一千个春天》在纽约出版后立刻成为畅销书,一年之内销了二十版。至今她已出版了四十多部中英文著作。陈香梅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进军政界、商界,三十多年来,先后有八位美国总统都对她委以重任。

陈香梅有着深深的中国情结。多年来她致力于促进中美两国以及我国海峡两岸人民的友好交往。一九七二年尼克松访华,一九七九年中美正式建交。在作为里根的亲善大使访华等一系列大事中,她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享有“中美民间大使”的美誉。她在我国海峡两岸之间积极沟通,是她首先向台湾当局提议让台湾退役老兵回大陆探亲,促使两岸民间往来自此开始。改革开放以后,她介绍引导台商到大陆投资,笑称自己总是充当“媒人”。陈香梅女士回忆起一九八一年访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欢迎宴会上,邓小平让她坐在第一贵宾席上,并对大家说,参议员在美国有一百来个,而陈香梅嘛,不要说美国,就是全世界也只有一个!这句话特别让她感动,也深受鼓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多年来,陈香梅热心支持我国的教育事业,先后捐款捐物数百万元,在十几个城市设立教育基金,倡导尊师重教风尚。一九九九年,教育部的同志特邀我为陈香梅教育基金设计奖牌。当时我没有见过陈香梅女士,只能根据照片及有关资料画出陈香梅的肖像并以此制作奖牌。

十二年过去了,我终于有机会面晤陈香梅女士。我一边与陈香梅女士聊天,一边为她画像。画完后我将画递给她,请她过目,她看了很高兴,就跪在地毯上、趴在茶几上,用毛笔在画像上题写:“三更有梦书当枕。陈香梅旅京纪念。二○一一年五月十七日。”她对我说:“现在许多人只用电脑都不写字了。我们还应该提倡年轻人学习书法!”看来,她老人家一直都日思夜想教育问题呢!接着,她在画像下方又以毛笔用英文写下“中美友谊万岁”!此情此景,令人感动,在场的人都为她鼓起掌来。有位朋友情不自禁地赞赏:这真是画家与陈香梅女士联手创作的一件完美珍贵的艺术佳品!(李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