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读书天下】《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展示中国近代经济的空间变迁

2017年11月01日 09:55  点击:[]

朱荫贵

近代中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一段极为特殊极为有特色的时期。用李鸿章的话来说就是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坚船利炮的打击下,中国国门大开,中国的市场与世界市场逐渐连为一体,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产品源源流入中国,攫取中国资源和财富的同时,不甘落后的中国人民奋起直追,同时也使近代中国开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这个变化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怎样开始的?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循着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从空间和地理的角度看,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对古老的中国社会经济和地理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回答了这些问题。

这套丛书共九卷本,510万字左右,重点和中心是描述近代中国,也就是1840年到1949年期间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变迁的空间过程以及形成的经济地理格局的面貌特点。展示中国近代经济的空间变迁过程、主要面貌和不同区域的特点,是《中国近代经济地理》这套书的三大任务。

九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地理》丛书以第一卷作为全书的绪论和全国概述,先对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学术史、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并对全国范围的进出口贸易、商业、农牧业、工矿业、交通、金融等产业部门,以及人口、城市的状况与空间分布获得总体的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各分卷再展开自己的论述,包括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影响经济地理结构的各种要素等等。

经过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后,《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得出了一些发人深省的观点——

近代以前,全国最重要的交通线是连接首都的交通线。在各地区,通往行政中心所在城市的道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道路,其重要性仅次于通往首都的道路。到了近代,由于中西贸易的演进和工业经济结构的发展,随着沿海沿江港口城市的兴起与全国、区域内物流指向的改变,中国的新式交通,无论轮船、主要公路还是航空,大多或以港口城市为起点,或与通往港口城市的道路相连接。近代以前以首都和各省省会为中心的交通体系,便转化为以港口城市或省会为中心的新格局。

由此,以“港口—腹地与中国近代经济变迁”为自己的理论框架和独特切入点,成为这套丛书的分析框架和主要关注点。这一切入点,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近代经济变迁的动力、方向、区域差异成因,以及沿海和内陆腹地的关系,对近代经济史、近代经济地理乃至近代史和现代经济地理的研究都能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港口—腹地”空间模式,已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整个社会人文层面,可谓是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关键。

近代是我国经济第一次深度卷入全球化的时期,由此塑造了近代中国与过去不一样的经济地理。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格局,大致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已经形成。它的特点是:先进生产力首先在沿海沿江开埠地区形成,然后再向自己的腹地推进,与此同时沿边口岸因对外贸易发展的缘故也推动了自己腹地的经济变迁,因此沿海沿江成为经济首先得到发展的地区,然后再向其他地区产生辐射作用。这个特点,可以用“港口—腹地”加以表述,空间演进方向上可用“由东向西,由边及里”八字加以概括。

形成新的经济区。经济区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的客观存在的空间组织,是经济发展时自然而然形成的产物。近代以来,中国广袤的空间,除了边疆可以通过沿边口岸发展对外贸易的区域形成自成一体的沿边经济区之外,其余地区几乎都成为沿海各口岸城市的腹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经济区。

自唐中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以后,中国的大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上表现为南方优于北方,此外东部又优于西部。经过近代经济的变迁,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中国大的区域经济差距已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东部沿海本来就是我国自然条件较好、传统经济基础雄厚、交通条件不错的地区,而中部尤其是西部上述方面本来就不如东部,近代的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东部和中部、西部的差距。

近代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过渡的阶段,当前的经济地理继承自近代中国,必然在某些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而正在发展完善中的市场机制与近代中国原始市场机制又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因此,总结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地理的演化及其机制,该书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距不易改变,西部要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长江经济带在近代已经形成,但现在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的联系已不紧密,上海与长三角的共同发展对中国经济极为重要,也是长江经济带的基础,否则难以建成;经济发展有很强的规律性,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城市或区域的经济规划,必须建立在摸清近代和现代状况,弄清规律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