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术评论】港式文艺片的挣扎与进取

2017年04月14日 10:07  点击:[]

  作者:任凡

  继《八月》之后,又一部去年金马奖获奖影片《一念无明》走上大银幕,接受大陆影迷的检验。但其实结果基本没有太多悬念。《八月》披着金马最佳影片的光环,在大陆上映三周,拿下区区400万票房。《一念无明》虽然有了曾志伟和余文乐演技与颜值的双重加持,但由于题材相对沉重,在面对大部分秉持着“老子花钱就是来找乐子的”观念进场观影的人群时,恐怕在票房上也难有作为。

  还不到30岁的本片导演黄进勇夺台湾金马和香港金像双料最佳新晋导演奖,这实在难能可贵。然而,一方面影片质量固然可圈可点,另一方面年轻导演发力过猛的通病在本片中依然存在。他们好像急于把平生所学都塞到一部片子里,想说的话太多,反而失去了对于营造电影意境最重要的洒脱和淡定。都说毕赣少年老成,看过了《路边野餐》还真是这样。行云流水一般的叙事节奏,不疾不徐的情感释放都很好地展示了当今华语影坛欠奉的一份从容,大概也只有完全抛开功利心的创作态度才能做出那么纯粹的电影吧。

 《一念无明》仍然是一部标准的港产文艺片,虽然是描写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却蕴含着激烈的情感冲突,有时说教意味稍嫌浓重。这类电影里总有那么一位不靠谱的爹,年轻时浪迹天涯找不着人,晚年折腾不动了就想起回归家庭,但你说要回归就回归吗?哪有那么简单的事。

  曾志伟扮演的父亲黄大海就是这样一个人,而他要面对的儿子阿东本身还存在严重的精神问题。电影不光讲述了父子关系的重建和阿东的自我救赎,还埋下了阿东和母亲之间互依互虐的过往以及他与母亲之死到底有什么关系这样一个悬念,这就让影片的情感内容太过厚重,反而卸去了应该有的感染力。由于装进了这么多线索,整个观影过程并不沉闷,但是片中哭戏太多,导致观众觉得不跟着哭一下都不好意思,可是又找不到一个核心的情绪释放点。儿子无法走出阴影在哭,母亲精神病发时在哭,父亲不能与儿子有效沟通也在哭,儿子的前女友无力面对男友的精神疾病还是哭,然而主创好像仍然觉得这一家人的境遇没有惨到极致,顺带又把包围他们的冷漠的人际关系和貌似温暖的宗教信仰也揶揄了一下,但这样处理的效果却是事倍功半,相比同样属于治愈系的《海边的曼彻斯特》,算是低了一个段位。

  港式文艺片还有一个特别鲜明的特点,就是导演好像总怕你看不出他想传递的东西,因此一定要直给出来才放心。比如曾志伟饰演的父亲,在多个场景里反复重复一句“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外包给别人做”。依靠自己重塑信念,诚实并且勇敢地面对过往与现实,面对家人和自己,这的确是影片所要传递的核心观念,然而总觉得还是该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才好。纸上得来终觉浅,通过情感引导让观众和影片建立共情,才是电影真正的魅力所在。比如阿东好友叶先生因为不堪负债坠楼自杀,而内心脆弱的阿东最终却选择了艰难地活下来,这一死一生的对比中传达的深意更耐人寻味。

  透过《一念无明》,我们看到港式文艺片仍然在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上摸索挣扎,仍然努力在口碑与票房之间建立理性的平衡,从许鞍华到黄进,港人自强奋进的理念没有片刻的停歇,这一点是让人十足欣慰的。本片尽管存在着一些小遗憾,却是一众优点中找出来的毛病,对于香港电影的未来,我们仍然能有足够的信心看到希望。笔者完成这篇文章时,《一念无明》刚刚又拿下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女配角,希望奖项的背书能让这部虽然没有那么耀眼但处处流露着港式努力同时传递着人文关怀的文艺片能收获一个还不错的票房。(任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