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术争鸣】中国诗词大会与优秀文化传承

2017年04月11日 10:52  点击:[]

 作者: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肖莉

  《中国诗词大会》重现了中国语言文字之美、诗词造诣之精,更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赋予国人的文化自信。

中国诗词大会与优秀文化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也许在许多人眼里,读读诗词歌赋,谈谈易经八卦,穿穿唐装汉服,似乎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其实,这些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载体、表现形式。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根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写照,是华夏子孙智慧与实践的历史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表现为中华文化所特有的理念、气质、智慧与神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是当代文明的文化沃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最古老的人类文明;在文明的进化过程中,沉淀和积累了以文化为载体的治国理政的智慧与情怀。它的核心理念就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些理念为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的盛世之治发挥过重要的指引作用,推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怀家国情怀,传承、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中华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国人优秀的传统美德。不同于法律的权利义务对等性,道德更多地表现为个人或组织对于国家、社会、他人的义务;不同于法律的强力规范性,道德更多地依靠内心的力量、社会和组织的舆论进行维系与继承。但是道德又是如此重要,它可以进入法律、纪律等规范难以到达和延伸的社会、家庭、个人精神生活等领域,发挥着规范人们言行、引导积极向善的重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成果,是人对于自身的认知与关怀,是对于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切。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古朴厚重、深邃致远”的美学追求、“简约自守、恬淡平和”的生活理念,是中国人在历史积淀中养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对于文化底蕴、社会风俗、文学艺术都发挥着浸润与促进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端午节的粽子,也是中秋节的月饼;是过日子的节气历法,也是护卫国人几千年的中医药;是史学经典的智慧深邃、诗词歌赋的浪漫情怀,也是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对于真善美的执着追求。(肖 莉)

  作者:中共山西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赵际红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带给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美的享受,也带给我们如何去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各种文化现象的交流、碰撞日益频繁与尖锐,如何在继承中创新传统文化,在开放中坚守优秀文化,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留住精髓。传统文化源自于中国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自带勤劳与智慧的基因。诗词源自百姓传唱的民歌,是生活的记录、情感的抒发,又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小说、散文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因为她把根深深扎在中华大地上,即便历经千载,几经民族融合,她的遗传密码不曾灭失。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会回到洪洞大槐树下祭祖,因为他们的根在那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要留住其中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现代社会的精神追求,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古代诗词歌赋岂止千万篇,得以流传的总是富含情怀的,并且有助于时代发展与进步的观念。文化传承发展的理念核心其实是扬弃,是创新跨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经历现代化的蝶变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传承要实现的是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走向小康,知识体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的追求也不会原地踏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才能体现时代的特征;与现代生活融合,才能完成“化”的过程。“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在秉承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汲取时代的养料,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才能拥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不可拘于文化的小众性,必须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当今社会的大众生活。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同志对于传统文化的“双创”理念,从文化结构构建到文化形式、内容都进行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通俗化、大众化、时代化,从而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这是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精辟、最核心的诠释。(赵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