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同济大学办学质量评估院副研究员,上海高校智库管理与研究中心研究员 樊秀娣
何为学科?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学界已有共识,即学科划分是人为的,且是动态生成和发展的。尤其在当今科技发展具有鲜明的加速化、综合化及国际化等特点的时代,学科发展也显现出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学科前沿持续推进,学科从“萌芽”到“成熟”的自然周期越来越短。二是人类更多面临综合性难题,为满足现实需求而关联的学科口径越来越大。然而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对学科的认知及建设政策等依旧停留在相对静态、自上而下以及行政指挥的格局下。
顺应学科发展的特征与规律,笔者认为,借“双一流”重视学科建设之机,对学科发展赋予从理念到行动的根本性突破——
打破学科“固化”标准,还学科自由发展空间。所谓“固化”,是指把我国现有的学科分类按国家标准完全固定,不能有任何改变或拓展。而现有的国家学科分类标准,虽然也是在现实基础上的提炼和归整,但其在形成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有的涉及面广,有的则窄,而更主要的,它是对之前的科学、知识的概括和归类,已难以满足现代科技发展对学科重组的需求。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对学科的管理和评价完全依照此标准,相应的教师学科组织和学生培养方案也匹配此类别,这就是造成高校人才培养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的根源之一。
政府宏观引导为主,把学科设置权交给学校。学科设置这种强学术性和专业性问题,理应由办学主体高校来自主决定和负责,政府部门的职责则在于服务和监管。如美国高校就有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美国的学科专业分类系统(CIP)是在学校学科专业目录设置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形成的CIP学科专业目录,充分体现了科学性、民主性、服务性和实用性。CIP以统计为基本手段,针对高校不停地增设或停办一些学科专业的现状,按照一定标准及时增列或删减目录中的学科专业名称,体现了政府在学科专业设置上重引导、轻计划的管理特点。目前国内高校大多有拓宽学科专业的改革思路和设想,而放手让高校去探索与实践,这将为我国学科专业的发展奠定开拓性的里程碑。
鼓励、扶持新兴学科,不盲目迎合评估指标。学科建设既是高校日常工作,又是高校学术体现,注定是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然而,目前高校的学科建设却有被学科评估指标牵着鼻子走的趋势。一些高校为了评估结果和名次,在现有资源和成果的“排列组合”上大做文章,还有不少学校内部学科之间因争抢资源和成果闹崩,有的学校干脆关停并转那些在学科评估中无望进入前茅的学科,全然不顾学科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生态效应。“始生之物,其形必丑”,新兴学科尤其需要保护和培育。同时,还有些学科,虽然不是学校众学科中的强项,但它在学科生态中是不可或缺的,也需要统筹规划和精心布局。
完善科研激励机制,以问题导向促进学科发展。我国现有的学科评估和资助体系,都是在评出优秀学科的基础上给予资金投入,或将资金集中到学科排名靠前的几所大学上。对于成熟学科的大量投入,效率和效果显然不会太高或明显,因为顶尖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造血”机制,而对高校的整体资助造成国家资金的滥用和损耗更是受人诟病。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资金并非是制约国内高校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些高校钱花不完也能从侧面说明一些问题。而目前亟需扶持的,恰恰是一些新兴的、薄弱的学科或学科萌芽,通过问题导向及课题形式来鼓励多学科、跨学科及新兴学科研究应该是学科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因为这里或将孕育着独创、领先的学科未来,它们或将发展成为中国的世界一流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