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术争鸣】1元烟税的扶贫账

2016年10月18日 09:35  点击:[]

  作者:北师大中国医疗卫生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张秀兰;北师大社会政策信息实验室主任、博士徐晓新

  以精准扶贫战略确保贫困人口2020年全部脱贫,是中央的重要战略部署。但随着我国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趋缓,社保和救助等民生财政支出面临着巨大压力,精准扶贫也面临着资金开源的问题。对此,进一步提高烟税,对拓宽扶贫财源、减少因病致贫有着“一石二鸟”的功效。

  一、提高烟税筹集扶贫资金的潜力

  提高烟税能带来多大的财政收入增量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2015年提高烟税对国家税收的贡献,并做一个简单的测算。

  2015年5月8日,我国决定继2009年之后再次提高卷烟消费税。从5月10日起,卷烟批发环节的消费税率从5%上调至11%,同时每支卷烟加征0.005元的从量税。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2015年加税后每包卷烟的烟税提高了1.02元,烟税收入总量增加了919亿元。而2015年中央财政的扶贫资金投入是460.90亿元,同期医疗救助的投入是298.5亿元。这就意味着,2015年提高1.02元钱烟税带来的财政收入增量是中央财政扶贫款的2倍,是医疗救助款的3倍还要多。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卷烟销售量大约为4,979万箱,即1,245亿包。按照这个基数,如果每包卷烟再加征1元烟税,每年就能增加1,245亿元的财政收入。即使考虑到卷烟价格提高后烟草销量可能出现小幅下降(2015年在提高烟税、反腐、经济下行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我国卷烟销量仅下降2.4%),增加的财政收入也将在1,200亿元以上。2016年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了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规模至660.95亿元。即便如此,提高1元烟税带来的财政收入增量仍是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扶贫资金规模的近2倍。可见,如果进一步提高烟税,并将此增加的收入用于扶贫民生事业。那么,将会给进入决胜阶段的扶贫工作注入巨大的动力。

  二、进一步提高烟税的可行性

  去年5月,我国刚刚将每包烟的烟税提高了1元,2016年是否还有提税空间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我国烟税仍处于较低水平,具有提税空间。2015年提高卷烟消费税后,我国卷烟消费税占零售价格的56%,大大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卷烟消费税占零售价格70%的建议,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也处于较低水平。其次,我国烟价相对于总体物价和居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4年的资料显示,这期间食品零售价指数增加1倍,酒增加38%,饮料增加18%,而卷烟则只增加4.6%,远低于总体物价上涨速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的研究表明,同时考虑卷烟价格和个人收入增加,2014年卷烟价格实际上比2000年便宜了一半。

  三、提高烟税具有长期减贫效果

  事实上,提高烟税不仅符合公平正义原则,还能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并且起到长期减贫的效果。

  目前,在绝对贫困群体中,有42%是因病致贫;而吸烟和二手烟暴露是极大的健康风险因素。医学研究表明,吸烟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疾病存在因果关系。我国有3亿烟民,还有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暴露的侵害,超过10亿人口的健康受到烟草消费的危害。因此,健康风险、特别是因病致贫的风险,需要引起我们的严重关注。

  这表明,首先烟税本质上是一种健康税。国际经验一再证明,通过提高烟税和卷烟价格能降低烟草消费。而烟草消费的下降可以直接减少健康危害。贫困和中低收入群体戒烟或减少消费量后,有利于改善自身和家庭成员健康,而将节约的烟草支出用于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优化消费结构,提高脱贫和发展能力。因此,提高烟税事关全面脱贫和健康中国两大战略,其重要性不容小觑。

  其次,提高烟税符合公平正义原则,易被公众接受。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健康,还通过二手烟暴露危及他人健康;在全民医保的背景下,吸烟者增加的医疗成本事实上是由包括非吸烟者的全民来负担,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提高烟税,使吸烟者负担其行为带来的经济社会成本,符合公平正义原则。同时,烟税是烟民在自愿购买卷烟过程中缴纳,相对于向退休职工征缴医保费用,社会波及面小,可执行性强。

  最后,提高烟税还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我国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77个缔约方,负有履行《公约》的国际义务。而提高烟税是《公约》的明确要求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简单有效的控烟手段。因此,提高烟税有利于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这一点在2015年提税后已可证明,我们目前的任务是应当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