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术会议】“第五届岭南论坛:信心与动力”在广州召开

2016年04月09日 08:26  点击:[]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武勇)3月27日,“第五届岭南论坛:信心与动力”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和财新传媒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外政、学、商等各界人士就中国经济改革与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分别为论坛开幕致辞。

互联网进入金融业,使得整个金融业态发生巨变,金融业改革势在必行。本次会议上,多名从事金融研究的学者和从业人员表达了对金融改革的看法。在财新智库数据库董事长、国家开发银行前副行长高坚看来,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在于金融改革,中国经济增速正在下滑,若未来供给侧改革能够在金融市场上取得进展,其带来的GDP增长将不止1%到2%,改革空间非常巨大。他认为中国金融市场的未来将呈现两个大的发展方向,一方面通过规范化、标准化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另一方面,市场提供的服务产品也将日益多元,同时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成果进一步与金融融合。

玖富集团总裁、银监会创新部前副主任杨晓军则更关注金融监管领域。他认为,金融产品和服务主体多元化、金融行为边界模糊化,已对传统金融监管提出挑战。新金融监管应在创新与规范之间找平衡。不少新金融形式确实弥补传统金融效率低下、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应被鼓励,但同时也应增加透明度、强调规范,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此外,他建议,做好跨部门数据共享,搭建数据基础设施,创新监管技术,提高监管效率。

会议上,多名来自企业界的领军人物分享了他们在创业发展、转型升级中遇到的困难与教训。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名誉院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前主席刘明康在做论坛总结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最重要的来源依然是人,其次是要有新的商业模式和治理模式,技术创新则放在第三位。

岭南论坛为华南地区高级别的宏观经济与金融类论坛。论坛每年邀请千余位政商学界人物齐聚广东,解析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金融改革、投资机遇等国内外重大经济课题,共同探寻新时期中国经济变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