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术争鸣】从“永字变身”谈大学生书写教育

2016年01月29日 09:42  点击:[]

作者:广州大学特聘教授 胡锡恒

  摘要:本文从“永字变身”的实例入手,探讨大学生汉字书写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本文首先明确汉字书写教学的目标,然后进一步探讨架构为核心,突出整体文字的内涵和深度的书写教学,并通过在广州大学的教学实践总结提高。

  前言

  近年来,进入了教育宝塔高层的大学生们,不写字,提笔忘字竟成常态,引起教育界和社会的阵阵惊忧。尤其值得中国教育界警惕的是,虽然以打字取代手书的倾向是世界性的,但是,其对文化的伤害对中文却比其他文字严重得多。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字是表音文字,唯有中文保持其独特的复杂的方块字表达形式。表音文字(如英文)其打字和书写的内容基本一致,因此,打得出就相当于写得出。汉字则不然。目前汉字的输入法繁多,除了荧屏手写输人法外,所有输入法其输入码与实际的文字完全不同。如果这种状况延续数代,甚至有可能造成对汉字文化的致命打击。此言绝无耸人听闻之意【1】。

  这是时代的挑战。无容置疑,如何引导青少年学生多写字,写好字必将成为,或者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讨论大学生汉字书写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并通过在广州大学的实践总结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大学生汉字书写教育的目标

  这是一个必须首先确定的问题。目前学校里和社会上汉字书写课程很多,但其方法基本是沿袭中国数千年的书法教育方法,从笔画到偏旁一步一步地练习。毫无疑问,这种严谨到无微不至的风格造就了一大批古今书法大师,乃我中华之荣耀。

  但是,时代在发展,我们现在必须面对的现实是,整整一代的大学生不写字,提笔忘字;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鼓励他们拿起笔,多写字,写好字,把汉字文化传承下去。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从民族大义上进行引导外,也许我们不得不搁置过于严谨细微的传统书写教学形式,去探索和尝试更适应时代特点和青少年心理的现代的书写理念和方法。

  1962年,郭沫若先生为《人民教育》杂志题词【2】:”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书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鼓励大学生拿起笔,多写字,写好字,这应该是大学生汉字书写教育的目标。

  永字变身

  由于永字在汉字书写中的特殊地位和永字八法在现代书写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就以永字为例,探讨如何简捷地引导学生把硬笔字写好。

  下图”永不放弃”为网上广为流传的某名人题词【3】。虽然,题写者在其他领域有杰出成就,但作为中国人,其汉字书写则有很大的提升余地。现在,让我们借此”永”字展示硬笔汉字书写教育的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即以架构为主导,在原书写的基础上提升的方法。题写者亦应乐见这种快速的提升。

从“永字变身”谈大学生书写教育

 利用电脑技术,我们对原字的笔画位置进行调整,但对其”用笔”不做任何改变,并把这些调整制作为视频。经过点侧斜、短横缩短并抬高、左边横撇提升、右边撇捺提升等几步,我们获得以下结果。

从“永字变身”谈大学生书写教育

  原永字和变身后的永字

  我们看到,经过几步简单的调整,一个飘逸潇洒的永字就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称之为“永字变身”。从书写成象的原理来看,硬笔和毛笔书写非常不同。可以说,毛笔书写是一种复杂的高维运动,而硬笔书写则是相对简单的二维运动【4】。对于经过小学和中学教育的大学生来说,硬笔笔画的基本书写能力是有的,因此,写好字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字“构”好。有了良好的架构,字就不会差到那里去。因此,大学生(或者高中以上学生)写好字的关键在于“构字”,从而,书写教育则应该把重心放在学习字的架构和练习构字上。

  教学实践

  2015年,作者在广州大学开设了《现代硬笔行书》通识课,一百五十名来自四十多个院系和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选修了这门课程。当学生们看了上文中几十秒的"永字变身"视频时,不少人驚呼:写好字就这么容易?课程以上述教学理念为主导,程序包括制作个性化样板,构字,拓展和发挥等,并让学生通过课程核心项目”题字设计”体会这种新的书写的理念和方法。学生反应热烈,兴趣浓厚,出勤率高。下面是两位学生在没有准备情况下对课程的反馈,反映了他们的真实看法。

  经济与统计学院冯志说,樱这是门很有趣的课程,跟想像的完全不一样,很新鲜,很另类,让我学到许多新的关于写字的东西。我以前练字的方法一直是拿本临摹本写写写,没有想过”构字”,它教会我怎么去改变一个字,怎么把一个不好看的字变得漂亮,让我第一次感觉到文字就好象艺术一样,可以创作,可以抅思,可以表现出美。以后也要按照这种方法来练习,让自己的文字更美更好看。

  计算机教育软件学院李桃说,我很喜欢老师你说的不抛弃原来的字体只调整字的架构进行书写。写了这样多年的字我很难抛弃自己的字体去学别人帅帅的字。我自认为我有些笔画还能看得过去,但整体架构有些不好看才导致我写得这么丑。老师的话给我提供了一个调整的方向,虽然我字体依然有些丑丑哒,但我相信我慢慢练我的字也会看来棒棒哒。

  结语

  郭老在1962年就为写好字定义了两个目标,一个是大众化的目标,即”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而另一个是少数书法专业人士的目标,”要成为书家,那是另有一套专门的练习步骤的”。但长期以来,这两个标准实际上被混淆成为一个,即专业目标。现在,我们应回到第一个目标,研究和探索现代的,更有效的汉字书写教学。

  鸣谢

  作者衷心感谢广州大学,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和广州大学高教研究所对课程和本课题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胡锡恒,现代硬笔行书教程,广州大学,2015

  【2】郭沫若,《人民教育》1962年第9期

  【3】互联网大佬字迹曝光,http://www.iceo.com.cn/ renwu2013/2013/0913/270880.shtml

  【4】胡锡恒,轻松写好硬笔字,台湾蘭台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胡锡恒,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原北京农机学院),1982年获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硕士学位,1991年获悉尼大学博士学位,并始执教悉尼大学工程学院20多年,期间又获新南威尔士大学移民法文凭,悉尼大学教育学研究生高级文凭。从2015年起,任广州大学特聘教授和校长国际事务顾问。作者先后在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了一百多篇(部)中英文论文和书著,涉及多个领域。近年来,作者为青少年弃笔玩机,执笔忘字的倾向所困忧,开始研究硬笔书法尤其是硬笔书写教学, 2014年在台湾出版了《轻松写好硬笔字》一书,2015年在广州大学自著教材开设《现代硬笔行书》课程,并将出版《现代硬笔行书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