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学术讲堂】王安:当文学遭遇图像

2015年04月14日 07:48  点击:[]

 

作者: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安

 

在深刻的危机意识驱动下,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哀叹文学的式微,或一味坚持过去的文学标准,而是反思文学应如何借鉴图像,调整其书写与阅读方式,将图像效果内化为语词。

时下学界讨论最热的话题之一当属文学与图像的关系。诚如多数学者认同的那样,我们业已进入一个图像的时代。由于技术进步及消费主义与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在经历20世纪的语言转向之后,当代文化无疑正经历一场图像转向,麦克卢汉、德里达、托夫勒、本雅明、丹尼尔·贝尔等人对此深信不疑,甚至据此宣称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学即将走向末路。此论断虽未免夸张,却道出了当今文学式微的事实。大众越来越青睐于摄影、影视、网络等影像技术,读写能力不断退化;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文学作品,因被搬上了银幕而名声大噪;一些影视作品依靠营造宏大的场面和令人震撼的视听效果吸引观众,而情节、内容与叙事技巧乏善可陈。这些事实使学界开始认真反思当文学遭遇图像时将面临的危机。很多学者如赵宪章、赵毅衡、周宪、龙迪勇、谢宏声等对此话题展开深入探讨,考究图文关系、追溯学理渊源、剖析文学文本,力图建构一种新的适应于图像时代的文本图像学或图像叙事学。

重新审视文学与图像的界定

在此过程中,有一些重大问题尚待解决。首要的是文学未来的界定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经典与通俗的重新定义问题。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从未受到质疑,那么,图像时代的文学是否还要坚持这一被视为金科玉律的定义?时下流行的短信文学与网络文学未来能否被主流学界所认同?生长于消费社会和传媒时代土壤中的当代大众文化,被琳琅满目的商品与林林总总的图片所包围。图像的触手可及,使日常生活审美化,一定程度上也庸俗化了;一些社交网络,尤其是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使人人都可以借助图文形式进行创作。而曾经的经典,除非借助图像,还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仔细品读?图像时代的新兴创作,如网络文学、影视作品,甚或微博日记,未来有无可能成为经典文学作品呢?如果可能,那么,那时的经典与通俗又该如何界定?是否应将文学重新定义为“语图的艺术”?

与此类似的还有图像的定义问题。对此,西方的当代图像理论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美国学者多从叙事学的角度、欧洲学者多从符号学的角度,对icon、picture、image等词汇作了区分。其中第一个术语借自潘诺夫斯基,多指语言学意义上的符号,一般译为“语象”或“象似”。第二个术语即通常意义上的“图片”,强调图像的通俗化和大众化。第三个术语译为“形象”或“意象”,可理解为各种图片的底本。图片可以被加工、修改、扭曲甚至撕毁,而无法被改变的原初图像就是“意象”,如可视图或心象图等。此外,西方图像理论有一个专门术语用来指代语图或图文关系:ekphrasis。今天这一术语也广泛见于国内文献,但其翻译五花八门,有书画文、写画文、语象叙事、语像叙事、图文叙事,乃至直接音译的艺格敷词等;对它的了解也尚待深入。西方的图像理论已发展为一门显学,其合理之处自然值得借鉴,在此基础上,还应从中国悠久的文学文化传统中汲取养分,建构起自己的图像理论。

文学可以主动将图像引入文字

在深刻的危机意识驱动下,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哀叹文学的式微,或一味坚持过去的文学标准,而是反思文学应如何借鉴图像,调整其书写与阅读方式,将图像效果内化为语词。换言之,文学可以主动地将图像引入文字,借用一种图像式的语法,进行视觉化的书写与阅读。美国学者约瑟夫·弗兰克在20世纪40年代曾明确提出,现代小说区别于此前小说的一大重要特点,是其刻意打破时间流逝幻觉的空间形式。他从叙事的三个侧面,即语言的空间形式、故事的物理空间和读者的心理空间,分析了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现代小说舍弃时间性因素如线性序列、因果关系等,转而采用共时性的空间叙述方式,其常见形式有:并置、碎片化、蒙太奇、多情节、省略时间标志、心理描写、百科全书式的摘录、弱化事件与情节以给人一种同在性的印象等。读者在欣赏具有空间形式的小说时,往往需要通过反复的阅读,从上下文的语义参照系统中重构故事的情节。这样的创作方式,与绘画等视觉艺术的表达方式十分接近。以此观照现代主义之后的文学,不难发现,在东西方经典作家如鲁迅、乔伊斯、庞德、海明威、福克纳、纳博科夫,以及其后的大多数作家那里,刻意使用图像化的创作方式似已成为常态。意象与场景的并置、文本互涉、意识流、文字的空间组合游戏、时间的凝滞、蒙太奇手法等因素在这些作家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至于题画诗、诗意画、连环画、文中插图等,更是直接将图文结合的常见表现形式。

图文关系问题牵涉众多学科

讨论图文关系,必然牵涉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叙事学、绘画与影视艺术等众多学科,因此,只能在跨学科、跨艺术的语境下进行,由此可以理解当今欧美的不少大学缘何都开设有跨艺术研究(interarts studies)的课程或专业。而当代图像学或图像叙事学面临的一大困境恰在于此,研究图文关系需要了解的知识如此之多,以至令人望而生畏、退避三舍。通常的情况是,学绘画或影视艺术的人与学文学的人都在写关于图文关系的论文,但其讨论往往限于各自的领域,并未打破学科与艺术间的壁垒。未来需要的恰恰是既懂艺术又懂文学的通才。

事实上,文字与图像的问题均极为复杂,对图文关系的讨论自然绝无止境。然而,技术的进步、空间的膨胀与时间的压缩、消费社会与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无可逃避地身处一个充斥着图像的时代,图像对文字的挤压与驱逐,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文学的出路。在对图文关系的学理探究中,不仅应有宏观的理论建构的设想,还应从具体可操作的层面来考察作家作品的图像叙事策略,唯其如此,一个隐约可辨的文本图像学或图像叙事学的轮廓才会逐渐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