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广东讯(记者李永杰)11月21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大学承办的2014年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专题研讨会在深圳大学召开。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玉对广州市5所重点大学的25个校级以上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进行调研后发现,这些基地的研究成果的政策转换率大大低于其学术影响力,并且大学智库生产的学术产品与政府需求的思想产品之间,亦存在供求错位的现象。“解决该类矛盾的根本路径在于通过体制性制度创新,构建供求均衡的认知性沟通机制、构建‘研用一致’的信任性吸纳机制和‘共识扩展’的认同性传播机制。”张玉表示。
同时,作为政府公共决策的“伙伴”,民间智库也是表达社会声音、改善公共决策的有效机制。深圳大学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所所长唐娟表示,民间智库参与公共决策是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趋势之一,其有利于公共决策中的利益协调,有利于政府各项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降低政府的决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