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新变与文化自信”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举行
光明网讯(记者王锦宝)11月1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湖北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在武汉举行。湖北大学校长熊健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分别致开幕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前会长张炯、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以及来自文学界、学术界、媒体界等300余人出席。

图为大会现场 (王锦宝摄)
熊健民在致辞中说,作为省部共建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大学一直坚持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始终关注社会焦点和学界动态。我校以文学院院长刘川鄂教授领衔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先后编辑出版了《湖北作家论丛》、《当代湖北作家研究丛书》、《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研究丛书》等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和学术丛书,完成了《湖北文学通史·当代卷》的编写,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学术梳理与建构贡献了一份力量。

湖北大学校长熊健民致辞 (王锦宝摄)
白烨致辞表示,在文学生产上,日益呈现出多机制与多成分的混合性、混血性,创作的组织,写作的主导,作品的运作,由传统的作协体制、期刊和出版社机制,变成事业与企业、国企与民企、纸媒与网络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多个链条齐头并举的多元状态。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致辞 (王锦宝摄)
白烨呼吁,面临这样一个新状况、新常态,作为研究者需要在直面当下的文学和文坛中,仰观俯察,审时度势,也需要认真反思自己,切实厘清我们的思路,用与时俱进的姿态,不断拓展的视野,更新我们的知识结构,提高我们的应对能力,以更好地把握新常态,迎接新挑战。

湖北大学教授阳燕作主题发言(王锦宝摄)
围绕着本届年会的主题“文学新变与文化自信”,中国社科院张炯、沈阳师范大学孟繁华、北京大学陈晓明、湖北大学阳燕等十位研究者作了主题发言。
随后,大会还为第十四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获得者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