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之窗 >> 正文

【书评书讯】《大国治理》:国内首本全面解读国家治理难题的精品力作

2014年10月06日 08:31  点击:[]

1

图书封面

图书信息

书名:《大国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人民论坛 编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内容特色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大亮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丰富了国家现代化的内涵,是对改革目标的拓展和延伸。

人民论坛长期致力于国家治理问题研究,集结胡鞍钢、郑永年、王长江等数十位权威专家最新理论思考,深入解读“国家治理”难题,并联合中国经济出版社推出《大国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方面瞄准治理难题

本书瞄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汇聚50余位权威专家的最新思考,全方位、多层次探讨了大国治理的深层意蕴与现实路径,是国内市场上有关国家治理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的第一本时政类专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看成是中国转型改革的历史大考。他评价说:“《大国治理》对这一历史大考,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为系统把握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书中,专家们提出并论述了“第五个现代化”的概念,以此为切入解读了国家治理的理论视野与价值追寻。本书编写组成员、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提出:“从国际视角看,中国曾是世界性现代化的后来者和落伍者,进入21世纪却成为引领世界现代化的创新者,即‘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国治理》从国家治理的宏观战略目标出发,对“五位一体”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理论阐述。

兼顾理论与现实案例

《大国治理》不仅全面瞄准国家治理各个层面的理论议题,同时直击现实,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案例。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侧重从大国治理的理论内涵与谋局出发,探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层内涵,提出并阐释了“第五个现代化”的概念;下篇从政经改革、社会善治、县域治理、城镇化建设等多个维度有理有据地探讨了大国治理的不同面向和治理难题。 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教授在评价此书时,指出:《大国治理》一书不仅多角度、多层次、系统和全面地论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改革的总目标,还从细处出发——从重视党的治理制度建设,到国家治理模式创新;从国家治理的核心任务,到转变政府职能;从治理体系与民主、法制的关系,到从严治吏;从权力制衡机制建设,到修正权力异化的制度改革,都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把治理理念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以书为阵地,力图打通作者与读者的思想互动与观点交流。如中央电视台《新闻1+1》制片人吕志家的评述:“无论选择何种传播载体,都需要通过国家治理这一主题,对国家、对人民未来的忧患和思索。它不仅是自上而下的传递治理理念,更重要的,还是要对现实充满质疑精神,要从冲突、争论、困惑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大国治理的时代思考

何为善治?如何善治?

本书的深层意图就在于以理论与现实问题为切口,向我们的国家、社会,提出时代赋予我们的命题。习总书记曾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对于大国治理,我们还有需要付出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在阅读此书后,发问:小鲜如何烹?是门大学问。历朝历代政治家、学者都提出过自己的“烹鲜学”。《大国治理》为我们认识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怎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作出了广度和深度相结合的解读。可以说,这是一部现代的“烹鲜学”。

正是怀着这样的目标,希望本书能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发,希冀用这一份思考,为实现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的善治,汇集多元智慧与力量。

权威推荐

“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如何烹?是门大学问。历朝历代政治家、学者都提出过自己的“烹鲜学”。《大国治理》为我们认识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怎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作出了广度和深度相结合的解读。可以说,这是一部现代的“烹鲜学”。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李君如

从国际视角看,中国曾是世界性现代化的后来者和落伍者,进入21世纪却成为引领世界现代化的创新者,即“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胡鞍钢

《大国治理》一书多角度、多层次、系统和全面地论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改革的总目标。从重视党的治理制度建设,到国家治理模式创新;从国家治理的核心任务,到转变政府职能;从治理体系与民主、法制的关系,到从严治吏;从权力制衡机制建设,到修正权力异化的制度改革,都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多数学者认同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第五个现代化”。我认为,过去讲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又讲党的建设。现在讲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质上是讲国家政府现代化建设。只有国家政府建设的现代化,才可能有效实现五位一体现代化。《大国治理》也论述了这方面的关系。总之,《大国治理》是一部匠心之作,值得一读。

本书专家编写组

(按照本书章节篇目顺序排序)

胡鞍钢 许耀桐 徐湘林 郑永年 陈明明 许正中

储建国 王长江 田国强 秋 风 王明高 李永忠

沈荣华 庄德水 竹立家 杨小军 赵 丰 汪玉凯

韩冬雪 郎友兴 薛 澜 杨建顺 施雪华 张占斌

谢鲁江 赵昌文 宋晓梧 王雍君 叶 青 丁元竹

燕继荣 郑风田 张 峰 郭于华 于建嵘 韩庆祥

李大光 胡惠林 周业安 赵树凯 黄卫平 罗思东

苗树彬 肖金成

本书主要章节目录

绪论: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上篇:大国治理谋局

第一章 第五个现代化启程

第二章 思想经纬 文化策论

下篇:大国治理布局

第三章 从严治吏:治官的智慧

第四章 政治改革:从管理到治理

第五章 经济治理:市场决定

第六章 社会治理的善治版图

第七章 国家安全治理开篇

第八章 县域治理的地方路径

第九章 新型城镇化的中国范式

作者简介

人民论坛创办于1992年,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作为社科理论界标志性期刊,人民论坛是顶级专家、一流作者最新力作的首选刊发平台;是众多领导干部决策必读期刊;是国外研究机构、驻华使馆重点关注期刊,被视为观察中国思想动态及意识形态走向的窗口。人民论坛以提供更具价值的观点产品为主线,构建了从理论观点的策划汇集、开放研究、问卷调查、交流互动到传播推广的产业链条。三刊三网一调查公司一评价研究中心的多业态格局更加成熟,智库型全媒体特色不断凸显。

近年来,人民论坛与多家出版社利用双方优势资源、精诚合作,策划出版人民论坛书系40余种:《论剑》(2009年时政类十大畅销书)、《大国的烦恼》(新华网年度时政畅销图书)、《官员“天花板”困局》(2010年最受干部欢迎图书)等受到了广大读者和市场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