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湖北讯(记者郝日虹)8月11—13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中古史前沿论坛”在武汉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中古政治与制度、地理与交通、经济与法律、信仰与宗教、医疗与科技等多项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新成果。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吴羽表示,空间与时间是历史研究中的两个基本范畴,学界已充分注意到空间问题,但对中国古代的时间观念、信仰及其影响的研究则尚待深入。譬如天文历法、择吉术等,它们对当时社会、宗教的真切影响有待深入考察。
“以晋唐道教中‘月宿东井’日这一时间观念与信仰为例,考据其在各种道经中的宗教内涵之后会发现,尽管不同的道经对‘月宿东井’日的阐释存在差异,但均是对秦汉以降的宇宙图式、天文历法、择吉术及其相关时间信仰的继承与创造性发挥。这也说明,中国本土的宇宙图式、时间观念和信仰,并没有在佛教传入的浪潮中被淹没,反而成为道教创建新教义教理的源头活水。”吴羽说。
吴羽认为,对时间观念与信仰的研究,可以补充、修正以往受到关注较多的重要历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