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到贵州省黔东南州、贵阳市等地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安顺学院广大教师第一时间关注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畅谈感悟,进一步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人民的关怀厚爱和殷殷嘱托转化成为我们感恩奋进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
安顺学院党委书记程绪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贵州考察,这是贵州发展历程中极具历史性、标志性、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要事,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贵州发展、情系贵州人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涵丰富、催人奋进,我深受鼓舞、倍增信心。
我们将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校的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
一是从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上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
二是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任务上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联系起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德育润心启智的功能,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构建“大思政”格局。
三是从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上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的精髓和要义,利用安顺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打造我校原创舞台剧《王若飞》,在全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厚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深化文旅体融合,积极推动我校更名贵州文化旅游学院,为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提供人才支撑。
安顺学院校长曾丽:
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部署的特殊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贵州考察,是贵州发展历程中极具历史性、标志性、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要事,是全省人民热切期盼的喜事盛事,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贵州发展、情系贵州人民,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人民领袖卓然不凡的崇高风范、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
作为安顺学院校长,我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己任,在深化产教融合、传承民族文化、赋能地方发展中探索一条特色办学之路。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历史节点,安顺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扎根黔中大地办教育,在乡村振兴中打造“安顺样本”,在文化传承中贡献“高校智慧”,在产教融合中培育“新质生产力”,努力成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让教育之花在多彩贵州绽放得更加绚丽。
安顺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琳: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17日至18日先后到我省的黔东南州、贵阳市等地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贵州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在两个“五年规划”交接的重大时刻,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的重要节点,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部署的特殊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贵州考察,时机特别关键,关怀特别深切,是贵州发展历程中极具历史性、标志性、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要事,是全省人民热切期盼的喜事盛事。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坚定了我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信心。我将在学校更名为贵州文化旅游学院和硕士授权单位申报等重要工作中,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力争为学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安顺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蔡红英: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贵州考察时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中央纪委、省纪委四次全会部署,从三个维度护航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是督促党委扛牢主体责任,强化政治引领,将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发展的战略要求融入办学治校,严明政治纪律,健全“第一议题”制度,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一贯到底。
二是压实职能部门监管职责,紧盯师德师风、科研经费、基建采购等重点领域,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深化“风腐同查同治”,以全链条监管堵漏洞、防风险,坚决整治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
三是强化纪委监督专责,聚焦“两个维护”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围绕“国之大者”开展专项监督。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抓手,严查“四风”隐形变异问题,一体推进“三不腐”,以铁纪护航学校政治生态清朗。
安顺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韦英: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黔东南州、贵阳市等地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是做好贵州一切工作最权威、最深刻、最有力的科学指导。我们要完整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结合学校更名工作实际,在学校更名工作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是把握战略机遇,锚定文旅强校发展方位。紧扣我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为黄果树世界级旅游景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等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切实履行省属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使命担当。
二是勇担时代使命,决胜更名攻坚战役。紧紧抓住当前的政策机遇期,加快更名工作步伐,确保学校能够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夯实发展根基,构建文旅办学保障体系。打好土地资源保障攻坚战、基建工程提速攻坚战、国有资产提质攻坚战等,为学校更名夯实办学基础保障。我深感安顺学院更名贵州文化旅游学院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安顺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殷红敏:
2025年全国两会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地方考察就到贵州,体现了对贵州的特殊情感和莫大关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是贵州做好各方面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和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振奋,要将“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强国建设,高校何为”“强国建设,我校何为”在更高标准上转化为“强国建设,我应何为”,结合自己的分管工作,以学校更名为契机,推动走实走好高质量、内涵式、差异化、特色性发展之路,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
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专职副书记潘光才:
2025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作为黔东南人,我倍感亲切、倍感荣幸。习近平总书记饶有兴致地听取了侗族大歌,沿着村寨路道察看侗寨风貌。习近平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作为教育工作者兼高校思政课教师,我将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挖掘其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好思想基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深沉而持久的精神力量。
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卢玉琳: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阳市等地考察调研。这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赴贵州考察调研,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贵州发展和贵州人民的殷切关怀,作为贵州人民中的一员,心潮澎湃,倍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过程中围绕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文旅发展、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发表了重要讲话,为贵州未来的发展指引了方向,明确了路径。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思政课的教学管理中。一方面要结合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更名和申硕工作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积极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在弘扬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贡献乡村振兴方面积极作为,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乡村振兴中的故事及其蕴含的宝贵精神和价值理念,有机融入到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之中,助力学校文旅融合发展,让广大学生能更加牢固地树立“四个自信”,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
安顺学院团委: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我校正处于以推进更名工作探索特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关键时间节点,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共青团作为党的后备力量,更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到各项工作和各个方面,根据学校2025年重点工作去落实,提升服务意识,增强团结协作,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攻坚克难、脚踏实地,为推进学校更名工作、探索学校特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尽一份力量。
安顺学院审计处:
春和景明的三月,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两会后的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地方考察又亲临贵州。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如春风化雨,为我校教育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与指引,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进一步为我校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从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支持贵州围绕发展急需探索设立大数据类、工业类、文化和旅游类高校”,到“支持安顺学院更名建设贵州文化旅游学院”写进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我校的更名转型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融入贵州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地方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提高地方文化的影响力和青年学生的文化担当和传承。学校内审部门应当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推进学校更名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审计处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审计监督职能,为我校建设成为文旅融通、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大学奉献审计力量。
一审:蒋欣原
二审:白 波
三审:伍微微